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天安門設計者、明皇宮“總工程師”蒯祥祖籍在宣城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10-27 11:52

童達清

微信版第1413期

蒯氏是我國的古姓之一,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據(jù)記載,其姓氏源流有三:一是以國為氏,商代時有蒯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蒯鄉(xiāng));一是出自姬姓,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得被封蒯地,世稱“蒯得”,其子孫即以 “蒯”為姓;一是以祖名為姓,春秋時期衛(wèi)國衛(wèi)莊公,姓姬,名蒯聵,后被晉人所殺,其子孫遂以祖上之名為姓,稱蒯氏。蒯氏散居全國,多以襄陽為郡望。自漢以來,蒯氏明人有蒯通、蒯良、蒯越等。蒯氏宗祠常用聯(lián):“淮陰必俠,廬岳歸休?!毕侣?lián)“廬岳歸休”所指之人,即為宣城的蒯氏名人——蒯鰲。

關于蒯鰲其人

宣城蒯氏源自何處,不得而詳。歷史名人亦僅有蒯鰲一人。

據(jù)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三載:蒯鰲,宣城人也。善屬文,有才思,嘗曰:“夫文章者所以達道德之本,發(fā)才智之藴,使旨勝于辭,理過于文,為得之矣。其余摘裂章句,鉤校屬耦,綺麗悅目,清新淚耳,則吾不知也?!甭務呱浦?/p>

鰲少亦無賴,嘗與盧絳為友,后頗改過,以廉直自勵,茍寒燠略備。則一介不干于人。嘗有歙州龍尾硯,友人欲之而口不言,鰲心與之而未及遺。一日,友人不告而去,鰲乃悔恨,躡至數(shù)舍,與之。時有不給,而躬謁于人,茍愆其期,后雖固予,亦弗之受。其抱信義如此。歸于皇朝,擢進士第,以殿中丞致仕。隱于廬山,數(shù)年卒。

陸游《南唐書》卷十四亦載:

蒯鰲,宣城人。善屬文,南唐承唐末文體纖麗之弊,士率不能自振。鰲獨不事華藻,以理趣為本,有承平余風。然居鄉(xiāng)飲博無行,不為人士所容,乃去入廬山國學,亡賴尤甚。

晩乃勵風操,尚信義,一言之出,必復而后已。嘗蓄龍尾硯,友人欲之而不言,鰲亦心許之,未及予也。一日,友人不告而歸,鰲悔恨,徒步數(shù)百里追及,授硯而還。猶以素行為有司所擯,終國亡不仕。久之,游京師,擢進士第,仕至殿中丞。樊若水欲薦于朝,鰲恥之,亟致仕,歸隱廬山數(shù)年卒。

關于蒯鰲的史料,大多不出此二端。其可補者,尚有:

(朱弼)授國子助教,知廬山國學,盧絳、蒯鰲、諸葛濤飲博不逞,患苦諸生,學官依違,無收問者,及弼至,一切繩以禮法,每升堂講說,座下肅然,絳等亦愧服引去。(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三《朱弼傳》)

(盧絳)入廬山白鹿洞國學,與諸葛濤、蒯鰲等善,不聽讀,唯以屠沽販鬻為事。同舍諸生中有篋笥稍豐而吝者則強取之,弱者侮之。及山下尋師,有嗇于賓道者,乃陰持禁物誣之,俾出緡帛.。洞中流輩號為"三害"。(龍袞《江南野史》卷十)

蒯祥是蒯鰲后裔

蒯鰲后裔不詳,明朝初年,其一支遷至蘇州府吳縣,產(chǎn)生了蒯福能、蒯祥、蒯鋼等建筑大師。

蒯祥自幼隨父學藝,繼承父業(yè),出任“木工首”。永樂十五年(1417),參建北京天安門及諸宮大殿。永樂十八年(1420)授工部營繕所丞,遷所副。正統(tǒng)十二年(1447)進主事,遷員外郎。景泰四年(1453)遷太仆寺少卿,七年(1456)晉工部右侍郎。天順元年(1457)因事降為太仆寺少卿,后以建裕陵之功復原官。成化二年(1466)進工部左侍郎,食正二品俸,又以考滿升俸一級至從一品。成化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卒于任上。

蒯祥參與了北京城及明皇宮許多重大工程特別是天安門的設計、建造,并且發(fā)揮了積極的諸道作用,被稱為明皇宮的“總工程師”毫不為過。明朝人繪制的《北京宮城圖》中,就有蒯祥站在紫禁城前的畫像。

蒯鏊雕像蒯鰲祖出宣城,就記錄在他的《墓志銘》里。

工部左侍郎蒯公墓志銘

彭華

工部左侍郎姑蘇蒯公,以成化辛丑三月某日卒于京師之官舍,享年八十有四。公年雖高而強健不衰,日入內(nèi)府供職。方是時,在位文武臣僚無老于公者,蓋公之巧思精藝莫能及,故 朝廷重留之,不使其釋位而去也。及訃聞,上甚悼惜,遣官諭祭,命有司營葬,將以是年五月十日,葬都城西赤水村之原,距城僅十五里。其子營繕所副鋼、孫錦衣副千戶懋踵予門拜乞銘,予辭不獲,遂序而銘之。

公諱祥,字廷瑞。其先有諱道恩者,在劉宋時封都鄉(xiāng)侯,有諱鰲者仕南唐為殿中丞,家于宣城,國初始遷居蘇之吳縣。祖諱明思,考諱福能,俱贈工部右侍郎。祖母顧氏,母陸氏,俱贈淑人。

永樂中,朝廷將大營繕,征天下長于藝者,有司以福能薦,詣南京,夙夜經(jīng)營,茂著勞效。已而以老休,公代之。丁酉扈從至北京,于是建宮殿,營廟社,別朝市,筑城浚池,靡不竭勞從事其間。正統(tǒng)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諸司,效勞尤多。天順末奉璽書作裕陵,成化間委任尤專,有大勞,輒進官階,加祿賜寶鏹、白金、彩幣,官自工部營繕所丞遷所副,升營繕司主事,進員外,擢太仆少卿,遂為工部右侍郎,轉(zhuǎn)左侍郎,階自將仕郎累進至通議大夫,祿累加至從一品。

公天性淳篤,無矯偽,而深于思慮。遇凡工作,胸中先規(guī)畫,輒伸紙執(zhí)筆,繪圖以進。及指麾眾工趣事,尺寸不爽,毎稱上旨。一或違其指教,即不稱,然不矜己長,拳拳諭教下人如教子弟然。臨事與同甘苦,故人樂為之用。平生勤慎,雖貴且老,未嘗求自逸。自奉儉薄,出入恒乘騎,間乘肩輿,導從甚約。遇士大夫謙謙自牧,或語及先朝營繕,一一記憶,巨細不遺,其心之精專蓋如此。

初娶顧氏,贈淑人;繼鐘氏、左氏,封淑人。子男四,長真,錦衣衛(wèi)正千戶,先卒;此即鋼,能世其業(yè);次瑛,國子生;此琳。女一,適金吾右衛(wèi)指揮使孫敬。孫男三,長即懋,次慧,次忞。

夫先王盛時,任人惟專,觀于舜命,九官可見矣。蓋守職不移,則心無它惑而業(yè)益修,任賢勿貳則讒不得行,而才益盡。三代而下,上之任下不一其職,下之事上不一其心,無怪乎人材事業(yè)之不唐虞若也。今我圣明之任蒯公者,獨與虞廷之任共工者類,而公之殫心盡智,不忝其職如此,孰謂先王之法不可行于后世哉?銘日:

在先王世,度材分職。茍得其人,終身弗易。舜命九官,咨垂共工。職匪崇重,曷先夔龍?嗟公蚤歲,巧執(zhí)藝事。效勞累朝,守職不貳。天子曰能,寵眷益隆。其位益崇,其祿益豐。公篤慎勤,罔敢逸豫。晨出暮歸,考較程度。八十有四,奄忽告夢。綸音悼惜,數(shù)修禮重。振振孫子,克趾厥美。琢石勒銘,昭示無已。

(《彭文思公文集》卷六,《明人文集叢刊》第一輯)

蘇州的蒯祥墓園

【責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