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是“帶著感動出發(fā)”, 命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明顯的社會性。既注重倡導全社會要弘揚和傳承“文以傳道” “ 厚德載物” 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構建文明和諧社會,又旨在倡導學生更多關注平時的生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而在生活的點滴中關注社會,關注人文內涵,體現(xiàn)人本理念。
在命題上,內容涉及面廣且沒有設置障礙,給考生具體寫什么內容的空間很大,屬于開放型的作文題,考生一般不會走題并能夠快速入題。
在寫作時,同學們會根據(jù)平時的積累,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平時比較關注的、有過一定思考的“素材”來寫。如許多考生定會從北京奧運、抗震救災和年初的冰凍雨雪災害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切入,來寫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感想。2008年是極不平凡年月,中華大地上每天都在發(fā)生令人感動的事,涌現(xiàn)太多太多令人感動的人,可以說感動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同學們可以運用排比的手法,簡潔凝練的語句,將典型素材串接形成震憾人心的“感動鏈” 。如:抗冰保電犧牲的三英雄; 金晶的極力保圣火的舉動到圣火與愛同行;在抗震救災中為救學生犧牲的老師到日夜奮戰(zhàn)救眾的千千萬萬人民子弟兵……因此寫感動部分的內容和范圍是非常寬泛的,但同學需要注意的是:真實與精神震撼是感動的靈魂,只有“言由心生”, 才會“動之以情”,感動不了自己的表述同樣不能感動別人?;谌缟纤f,考生選材亦可以避熱點,選擇從自身的個人情感出發(fā),去寫你親身體驗的感動也同樣讓他人很受感動的親情、友情、愛情以及陌生人之間的感情等,于微細處見真情,真情極處是感動。你能心筆合一,流淌出令人意外又撲面而來的感動,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能讓閱卷老師都置身文中,也就不難得高分了。寫作水平高的同學,或寫成抒情散文,亦不妨可情真意切地作詩,同樣極其感人。但切忌只寫事例加感想。
什么人、什么事讓你感動,只是作文落腳點,“出發(fā)去干什么” 才是作文 重心之所在,感動一定要升華。同學要想得高分,必須在后部分寫出彩。在謀篇上,期待感動,發(fā)現(xiàn)感動,感激感動,從而善待感動,傳播感動,踐行感動。
感人的故事讓人淚水充盈,高尚的精神讓人心情激蕩。讓你筆下真實耀眼的感動瞬間,給人以強烈的精神上的沐浴,從而鞭策人們轉化更為積極的行動,正在“出發(fā)” 的行進中,是我們所共同期待的!(特約記者:丁曉文 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