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難忘的華陽河會戰(zhàn)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12-13 11:10

王景福

微信版第1634期

宣城地處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與皖南山區(qū)結合部,境內山圩兼有,河網(wǎng)密布,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歷來水旱災害頻繁,僅建國以來,較大的水旱災害就出現(xiàn)了20多次。特別是水患,讓人們苦不堪言。只要接連下幾天暴雨,南部的華陽河自境南山丘區(qū)下泄,比降大、流速快、流量變幅大;河床鵝卵石覆蓋層厚,易沖易淤;河道多年受洪水沖刷,塌岸改道,變化異常;流域內旱澇災害頻繁,血吸蟲病高發(fā)。

于是,宣城縣委決定對華陽河來一個徹底的改造,讓它造福于人。1975年,縣委成立華陽河工程指揮部,制定出華陽河整治規(guī)劃,即:上游加強水土保護,興建湯村水庫,下游挖河筑堤,砌石護坡,堤上行車,河上架橋,荒灘改田,兩旁植樹,開渠滅螺,全面配套。預計這項工程可以能使10萬畝農田受益,消滅釘螺面積190多萬畝。要求“一年會戰(zhàn)、兩年大干、三年掃尾”。除水患、興水利一直是世世代代宣城人民的企盼,應該說,縣委的這個決策也是民心所向,讓華陽河兩岸及下游地區(qū)的人民著實感到振奮。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是一個讓人狂熱的年代,又是讓人豪情滿懷的年代,“工業(yè)學大慶、農業(yè)學大寨”勁風吹遍全國上上下下各個角落。在這個浪潮的席卷下,縣委的決定下達后,從縣里到公社,從公社到生產大隊,從生產大隊到生產小隊,層層動員,從上到下成立了指揮部、戰(zhàn)斗團、戰(zhàn)斗營、連。

這一天,縣委召開了華陽河會戰(zhàn)萬人誓師大會,會場上紅旗招展,標語林立。以公社為單位,公社書記席地坐在最前面,腳前放著本公社的“決心書”。各公社在會上表態(tài)發(fā)言,個個慷慨激昂,說得人熱血沸騰。誓師大會結束后,11月初便組織發(fā)動了6萬民工上工地,實施第一期工程。那幾天,人們挑著鋪蓋卷,背著鐵鍋菜蔬從四鄉(xiāng)八鎮(zhèn)向華陽河邊云集,乍一看,那陣勢很有點象解放戰(zhàn)爭時人民群眾的支前的場景。

機械化在那個年代還是比較遙遠的憧憬,興修水利全靠人們手挖肩挑。因而,會戰(zhàn)華陽河的場面還是非常壯觀的。幾萬民工分布在華陽河兩岸,到處是紅旗,到處是挖掘挑土的人群,到處是喇叭廣播夾雜著勞動的號子聲,打破了多少年來華陽河的沉寂。加上當時“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一會批判這個,一會批判那個,土地上少不了學習會、批判會,倒也熱鬧。

在會戰(zhàn)工地上你會常??吹揭粋€膚黑壯實的漢子,挑著一副土筐,盛滿了泥沙和卵石,少說也有一百四五十斤,只見他身不顫、氣不喘,顯得輕松有力。工地上的民工幾乎都認識他,習慣叫他“王老爹”,但是你不會想到,他竟是本縣的縣長和華陽河工程指揮部指揮長王鴻樹。整治華陽河是他積極主張的,為了拿出規(guī)劃方案,他領著本縣水利土專家,沿著華陽河來來回回走了無數(shù)趟,一次次修改方案。他心中的藍圖是想把彎曲破敗的華陽河象他參觀過的紅旗渠、大寨田那樣,拉直拉齊,修成一條寬敞的像大馬路一般的河流。因為他的帶頭,縣里其他領導在辦公室也坐不住了,時不時到工地來象征性地挖幾鍬泥,挑幾擔土。

縣委書記朱景本在華陽河工地

領導帶頭對群眾是個鼓舞,一時間工地上自發(fā)地興起了勞動競賽運動,公社與公社間,大隊與大隊間打起了擂臺,什么鐵姑娘連、娘子軍排、武松班應運而生,未婚的小伙子們各懷“鬼胎”與姑娘們比試,其實就是想接近姑娘們。興頭上來了,白天干活不過癮,晚上居然還挑燈夜戰(zhàn);許多小伙子姑娘們趁這個機會悄悄地談起了戀愛。

各地來的民工們有搭臨時草棚居住的,也有借宿在當?shù)剞r民家里的。住進村里,借宿農民家,是一些光棍小伙子求之不得的事,他們看中了哪家的姑娘,便想方設法去搭訕,利用空閑時間去討好姑娘家的父母,幫他們挑水澆地,贏得其父母的好感。你別說,這一招還真管用哩!山里條件比山外差,生活比山外苦,聽了小伙子們把自己家鄉(xiāng)吹得那么美好,山里的姑娘都有出去見見世面的欲望,一來二往還真動了感情。我所在的公社就在修華陽河期間成就了好幾對夫妻,消息傳開來,不少光棍踴躍報名上工地,省了公社、大隊費口舌動員了。這也算是修華陽河的副產品吧。

華陽河工程自1976年初全面動工,至1978年基本結束,3期工程共從全縣抽調民工120萬人次,挖河道29,45公里,修理兩岸護堤61.55公里,建跌水6處,修建機耕橋9座及溪口、新田、黃渡3座跨河公路橋,建引水灌溉涵36座;計完成土石272萬平方米,澆鑄混凝土2331立方米、鋼筋混凝土2608立方米。華陽河經(jīng)過整治,河道基本順直,洪水歸槽;防洪效益4.2萬畝,灌溉效益4.99萬畝,釘螺面積由原來的260萬平方米減少到66.4萬平方米;河堤頂寬8米,實現(xiàn)堤上通車。對當時其流域9.1萬畝耕地防洪灌溉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華陽河工程,在省尚未批準規(guī)劃設計的情況下,縣委急于求成,作出“在爭取水庫上馬的同時,先治河減免水患”的實施方案,并搶先開工,以致主體工程難以實施。加上1983年、1984年連續(xù)2次遭洪水襲擊,工程嚴重毀壞,幾乎報廢,堤不通車。加之原工程設施不配套,施工質量不高,上游沒有必要的控制工程,河道仍系坡陡水急,遇洪水暴發(fā),水潰堤外,致災難免。無不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極大浪費。

盡管華陽河工程的設計在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下受興建“田成方,地成塊”大寨田的影響,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以致后來不斷堤毀水泄,淹沒農田,并給下游的防洪形成壓力和破壞,成了多少年來讓人們議論紛紛的失敗工程。但是,這一工程在當時的大環(huán)境下,應該說體現(xiàn)了宣城縣廣大人民群眾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體現(xiàn)了基層黨組織在那樣困難的局面下,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的能力和魄力,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這是我們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都不應該忘記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華陽河工程既有成功的經(jīng)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兩者都是我們應該永遠記取的。

(作者系原宣城市政協(xié)文史委主任)

【責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