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皖東南的寧國市云梯畬族自治鄉(xiāng)是安徽省唯一的畬族人聚居地,當?shù)卮汗?jié)過法別有特色。
從農(nóng)歷十月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糯米釀制“過年酒”,用糯米、灰堿水做年糕(糍粑)。吃糍粑是畬族人過春節(jié)的特色之一,畬鄉(xiāng)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詩:“糯米做糍圓又圓,香麻拌糍甜粘粘。”就是說做糍粑,表達了盼望春日時(糍)來運到,生活年年(粘粘)甜的美好心愿,還有合家團圓之意。
除夕之夜,人們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戶,互相祝賀;后半夜,點燃香燭,鳴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這時,一家男女老少圍在篝火旁,聚吃年飯,稱“隔歲”。灶里燃燒的柴木,要用灰燼掩埋著,做為大年初一的火種,謂“隔年火種”,這個火種一定不能在第二天煮早飯前熄滅,不然會認為是不祥之兆。初一凌晨雞鳴第一聲時,年輕人就打開大門,放鞭炮和“雙響”,有的跑到大門外,拿著竹板,繞著房前房后“呱呱”地敲打,以示驅瘟神,除病滅。主婦們聞到爆竹聲,爭先恐后地趕到井邊打“新水”,回家煮線面做早點,預祝全家平安長壽。孩子們跑到竹林里“搖毛竹”,認為小孩搖了毛竹就會像竹筍一樣茁壯成長。
過年期間,男子搓草鞋,操勞家務,以示對婦女的尊重與慰問。姑娘們則忙于以各色鮮艷的絲線,編織成絢麗多彩的彩帶,準備送給自己的情人。節(jié)日里還舉行對歌、“打尺寸”、登山比賽和打秋千等文娛活動,充滿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