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辛棄疾“稼軒硯”重新面世 填補宋硯研究空白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發(fā)表時間:07-01 12:05

他是一代名將,單騎深入擒叛賊,白手建立飛虎軍,少年的他便威名遠揚;

他是一介書生,寫出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壯志,也寫出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無限柔情。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遭小人構陷,一心報國卻不被重用,英雄遲暮卻又病逝在上任途中。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就這樣畫上悲情和遺憾的句號。

他就是南宋豪放派詞人代表、著名愛國將領,有“詞中之龍”稱號的辛棄疾。

辛棄疾一生以收復山河為志,以功業(yè)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并取“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的意義,自號稼軒。

他的詞盡人皆知,“郁孤臺下清江水”“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后名”“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明月別枝驚鵲”,這些膾炙人口、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詩詞,都出自辛棄疾的如花妙筆。他的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倍捎跉v史的原因,他所留下的實物,少之又少。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去國帖》,是目前已知的辛棄疾唯一的真跡。而近年民間出現的辛棄疾的“稼軒硯”,則可能是辛棄疾流傳于民間的實物資料。

“稼軒硯”的重新面世,填補了宋硯研究和辛棄疾研究的一大空白。硯必宋唐,古代文人愛硯,宋代猶甚。宋硯則是我國硯史發(fā)展的高峰和成熟期。但宋硯留存的名人實硯非常罕見。清代康乾留傳下來的皇家硯臺在收藏界時有出現,而宋代有實物的,只有現藏臺北故宮的鎮(zhèn)館之寶——文天祥的玉帶硯,岳飛的硯只有拓片流傳。從目前來看,還未曾聽聞藏家手中有宋代其他的名人實硯。

“稼軒硯”長18.2cm,寬10cm,厚2.6cm,上窄下寬,成風字樣,最醒目的就是背面鐫刻刀法犀利的“稼軒”二字。明代陳繼儒在《妮古錄》中有言:“文人之有硯,猶美人之有鏡也,一生之中,最相親傍。故鏡需秦漢,硯必宋唐!”蘇軾、歐陽修、黃庭堅、岳飛和文天祥等都在硯臺上留下過不朽的品硯言志的銘文,但留下的實物非常罕見。經著名古硯鑒定專家、天津藝術博物館研究員蔡鴻茹老先生、中國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教授鑒定,“這方硯臺,從形制、款式、刀法和材料上看,必是宋硯無疑。”

【責任編輯:admi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