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聞網(wǎng)訊 十月的宣城,歡樂的海洋。10月22日下午,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省文化廳共同舉辦的“錦繡宣城”——安徽省“江淮情”藝術團赴宣城大型慰問演出在宣城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場成功舉行,我省文藝、電視工作者以歌舞、戲曲、小品等多種藝術形式,為宣城人民送上了一份精神大餐,一萬余名觀眾在現(xiàn)場觀看了演出。
根據(jù)省委、省政府加快皖東南發(fā)展的重大部署,為皖東南崛起加油,同時也是為了隆重慶祝宣城撤地設市十周年,全面反映宣城近年來在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取得的發(fā)展成就,以“謳歌建設者,贊頌新成就,展示新風貌”為主題的“江淮情”大型慰問演出活動此次來到了皖南宣城,這是“江淮情”自2004年創(chuàng)辦以來的第20場演出。多年來,“江淮情”一直傾力為群眾奉獻文藝大餐、突出展示各地發(fā)展成就,深受各地群眾喜愛,被譽為安徽人民的“心連心”。
整場演出分為“和諧宣城”、“徽商故里”、“紅色記憶”、“人文宣城”和“熱土贊歌”五大版塊,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宣城的過去與未來,讓在場的每位觀眾全面領略了宣城的獨特魅力。
歡快熱烈的歌舞《崛起的江淮》拉開了整場演出的序幕。“古老的江淮,濃縮著歷史熱望;嶄新的江淮,升華著時代暢想……”歡快的鑼鼓,悠揚的音樂,翻飛的紅綢,酣暢淋漓地抒發(fā)江淮崛起的飛揚激情,盡情表達宣城騰飛的凌云壯志。“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著名青年歌手索朗旺姆演唱的紅歌《唱支山歌給黨聽》,掀起了整場演出的第一次高潮。
到宣城,大家不得不提皖南花鼓戲。特意為本場演出精心創(chuàng)作的皖南花鼓戲小品《皮影新傳》,用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皮影戲來歌頌改革開放以來宣城取得的巨大成就,將宣城皖南花鼓戲和皮影表演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進行了有效嫁接,地域色彩濃郁;而著名小品演員牟洋和宣城本地的皖南花鼓戲演員完美合作,以一種混搭的方式營造出了喜劇效果,不時贏得場下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
此次“江淮情”演出的一大特色就是名家云集,陣容強大。著名歌手江濤演唱的一曲為文房四寶之鄉(xiāng)打造的歌曲《筆墨留千秋》緊扣主題,詞曲優(yōu)美;著名黃梅戲演員李文等大家奉獻了黃梅戲表演唱《水墨江南》,以優(yōu)美的黃梅曲調,詠唱了江南的靈山秀水;“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請你干一杯,勝利的十月永難忘,杯中灑滿幸福淚……”當著名歌唱家關牧村帶著她的一曲《祝酒歌》上場時,耳熟能詳?shù)男煞路鹩謱⑷藗儙Щ啬莻€年代,動聽的歌曲深深感染了現(xiàn)場觀眾,大家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跟著唱了起來,盡情抒發(fā)對美好生活的無限贊美。一曲唱罷,場下觀眾的熱情將關牧村留在了舞臺上。隨后,關牧村又在現(xiàn)場觀眾演唱了歌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古詩詞的韻味上創(chuàng)作的,由青年歌唱演員王莉演唱的歌曲《最美的風光》,唱出了人文宣城的意境。當著名歌壇“大姐大”田震閃亮登場時,立刻引來場下觀眾陣陣尖叫聲和歡呼聲,她一連為觀眾演唱了《風雨彩虹 鏗鏘玫瑰》、《好大一棵樹》兩首歌曲,再次將演出推向高潮。
演出在一曲《邁向新輝煌》中圓滿落下了帷幕……現(xiàn)場觀眾仿佛意猶未盡,緩步離開現(xiàn)場的同時,不時回頭朝舞臺望去。對于本場演出,廣大市民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紛紛認為是一臺高質量、高水平的文藝演出,是奉獻給宣城撤地設市十周年大慶最好的一份禮物。大家堅信:宣城的明天更美好!
當天下午,宣城新聞網(wǎng)、安徽電視臺綜藝頻道、宣城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和中安在線等省市媒體對整場演出進行了現(xiàn)場直播。
據(jù)悉,“錦繡宣城”——安徽省“江淮情”藝術團赴宣城大型慰問演出實況錄像將于10月30日中午在安徽衛(wèi)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