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清明節(jié)成了法定假日,人們掃墓、祭奠的時間也開始向假期集中。受此影響,往年提前半個月就已發(fā)熱的“清明經濟”,目前仍然不溫不火。
昨日,記者在市內某花店看見少量的菊花。記者等了十幾分鐘,只有一名顧客進來問了問菊花的價格,轉身又離開了。店主向記者介紹,要在往年,祭祀用花提前兩周就已開始熱銷了,但由于現(xiàn)在清明節(jié)有了國家法定的小長假,這些祭祀花的銷售要集中到假期前后。記者隨后又走訪了市內另外幾家花店,了解到白菊、黃菊、白玫瑰、白百合等各種素色鮮花都已成為各家花店準備進貨的主要品種,依照往年的經驗,清明節(jié)前后,祭祀鮮花的銷量就能占到鮮花總銷量的八成左右比例。目前,各種祭祀用花的價格也仍然保持平穩(wěn),黃白菊售價均為3元/枝,黃白色百合花為5元/枝左右,白玫瑰在5元/枝,與之前相比,多數(shù)素色鮮花的價格沒有明顯變化。
一直以來,由于清明節(jié)不放假,不少市民,尤其是上班族,不得不利用清明節(jié)前后的一個雙休日前去掃墓或祭奠故人,因此,對于商家來說,整個“清明經濟”的周期是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到四月中上旬結束,持續(xù)將近一個月的時間?,F(xiàn)在,有了三天的清明假期,因此市民一改多年的習慣,紛紛把掃墓、祭奠活動集中到小長假,這樣一來,不僅不必占用難得的雙休日,三天的時間也比較充裕,在掃墓之余甚至可以踏青、登山,來個家庭式的小型休閑游。采訪中,一些市民就表示,考慮到家庭成員都放假,掃墓活動結束后正好可以組織一次難得的家庭聚會。由于我市農村沒有實行煙花爆竹的禁放,因此在我市農村的一些批發(fā)部,已經開始準備祭祀用的爆竹、香紙等物品,還有些開始剪制大量的“清明吊”在街頭或者雜貨店里售賣,來滿足部分市民祭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