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才放假沒幾天,原以為可以清凈下來的黃天斌,因為持續(xù)的強降雨,從7月7日開始,又腳不沾地地忙碌起來。
身為幼兒園的負責(zé)人,7月4日送走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之后,又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4名受災(zāi)戶,他們是來自周邊幾個受災(zāi)嚴重的自然村的村民。因為家里房屋被淹,幼兒園成了他們的臨時安置點。
天色漸晚,臨近開飯時間,7歲的李福婷已經(jīng)迫不及待守在了食堂門口?!靶『⒆迂澇缘拿【褪歉牟涣?。”已經(jīng)76歲的太奶奶手里搖著蒲扇笑著說,吃飯的時候比誰都積極。
對于小福婷來說,黃天斌的幼兒園并不陌生,才上一年級的她,曾在這里度過了3年的幼兒園時光。
宣州區(qū)宣茶村,緊挨南漪湖,是一個典型的半水半山的村莊。
入梅以來,持續(xù)的降雨使得南漪湖水位暴漲,最厲害的時候超過了圩埂1米多高,倒灌的洪水直接涌向村莊。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7月7日凌晨1點左右,當(dāng)?shù)劓?zhèn)村干部打著手電,挨家挨戶敲門組織村民轉(zhuǎn)移。
因為安置點以留守老人居多,要不是特地介紹,看不出這里是一處臨時安置點,倒像是一個敬老院。走廊上,六七位老人圍坐在一團,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天,偶爾能聽得出七嘴八舌間,說起了當(dāng)時的險情。
他們身后不足60平米的教室,住了7個人。幼兒園的桌椅板凳特地摞在了墻角邊,騰出的空間,均勻擺放著7張印有“民政救災(zāi)”字樣的行軍床,臨時安置在這里的受災(zāi)民眾就有了臨時的床鋪。
因為轉(zhuǎn)移匆忙,大多數(shù)被安置的村民臨走前只是帶了些被褥和換洗衣物,但在70歲的張有林看來,“只要人沒事就好。”在一起處了有一段日子的黃天斌清楚,大家伙還惦記著家里的房子和稻田。
年近八旬的胡德封,眼力不太好,對現(xiàn)在能夠安然脫險,十分慶幸?!半m然這里不比家里舒服,但是村干部盡量幫著我們解決問題,有吃有喝,夜里睡覺還能吹上空調(diào),知足了?!?/p>
胡德封家所在太陽村,離幼兒園安置點大概5公里路程,因為來水太快,家里的兩層樓房硬是淹成了一層。“那雨跟倒下來一樣,好多年都沒遇到過了?!被貞浧鸪冯x的那一夜,胡德封記憶猶新,傾盆大雨下,他和老伴兒還有兒孫一起倉皇離家,只帶了隨身物品。
其實,早在2016年,當(dāng)年的洪水也淹到了胡德封的家中,至今他還記得,那一年也是被轉(zhuǎn)移到了安置點,一住就是個把月。
即使搬到了安置點,老胡和另外幾位老人仍然能在飯后圍坐在一起看看黃梅戲?!皼]的話講,吃喝都可以,有村干部們在,我們不操心?!闭勂鹪诎仓命c的感受,大伙一致說道。
在安置點,早飯以面條為主,中午和晚上均是提供的免費盒飯,一葷兩素,頓頓不重樣?!爸形绯缘氖呛АⅫS豆,還有一個大雞腿。聽說晚上加餐,還有小龍蝦?!闭f話間,聽得出張有林對安置點伙食的滿意。
不僅如此,村衛(wèi)生室還專門派出醫(yī)生,每天來安置點兩次,特地為大家量體溫、測血壓,并及時對安置點進行消毒,確保大家在洪災(zāi)期間的衛(wèi)生健康。
“全鎮(zhèn)共轉(zhuǎn)移133戶256人,集中安置39戶73人,雖然安置點大小不一,但在組織管理、食宿保障、衛(wèi)生防疫等方面,基本能夠做到穩(wěn)定、充分、有序。”身為洪林鎮(zhèn)林長制辦公室聯(lián)絡(luò)員的黃天斌如是說。
7月14日,連續(xù)下了小半個月雨終于有了消停,趁著空擋,胡德封順車回了趟太陽村,“今天水位下去了一些,但家里頭因為地勢低,還是淹著在,希望洪水能早點過去。”(汪瑞華 李希蒙 陳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