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shè)為首頁|收藏本站
績溪程藥后裔世系中兩個不同版本的考證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10-25 10:23

程福如

微信版第1600期

績溪程氏藥公后裔歷經(jīng)千年繁衍生息,支系繁多,分散于績溪各個鄉(xiāng)鎮(zhèn),部分遷徙至寧國、歙縣、休寧、旌德等縣以及江蘇、浙江等省。從藥公(新安31世、績溪1世)繁衍至今,有的家族已達(dá)到70世。2019年冬,縣境內(nèi)后裔發(fā)起統(tǒng)宗譜編修,并于2023年3月圓滿完成。

編修過程中,編委們發(fā)現(xiàn)藥公后裔世系存在兩個不同版本。中正坊派東青嶺支系所藏清光緒版《康武程氏支譜》載:藥公(1世)生4子:俊盛、俊懷、候陸、候環(huán)??眩?世)生1子騁。騁(3世)生2子廷抃、廷任。廷抃(4世)生子令范,廷任(4世)生3子令翰、令啟、令回。接下來,在宋朝,分成了小谷(含大谷)派、坊市派(即后來的市西、市中派)、仁里派三大派系。

小谷派:令范(5世)生惟咎,惟咎(6世)生公立,公立(7世)生子君定,君定((8世)生子張邰,張邰(有的寫成繼)(9世)生憐老(10世)。

坊市派(包括市西和中正坊):令翰(5世)生5子:惟政、惟迅、惟萬、惟遷、惟逸。惟萬(6世)生3子公茂、公顯、公蒞。公顯(7世)生子君進(jìn)。君進(jìn)(8世)生3子:延琦、延殉、延高,延高(9世)生二子師顯、師保。師顯(10世)生廬藻 (又名文義、11世)。

仁里派:令回(5世)生子惟慶、惟玩、惟誼。惟玩(6世)生子公楨,公楨(7世)生子君審,君審(8世)生子行新,行新(9世)生子喻,喻(10世)生子廬藩(11世)。

下塢(屬于小谷派)民國版《程氏世譜彝倫堂支譜》也有與此相同的世系表。

而民國版《程里程敘倫堂世譜》和清版《錦谷(包括小谷、大谷)程氏宗譜》《績溪程氏川林公支譜》《康昌程氏宗譜》《樓基程氏世系譜》《璜上程承啟堂世系譜》等多部譜則載:藥公(1世)生3子:令范、令翰、令回。令范(2世)生惟咎,惟咎(3世)生憐老(又名師和、4世,小谷始遷祖)。令翰(2世)生5子:惟政、惟迅、惟萬、惟遷、惟勉。惟萬(3世)生廬藻(4世)。令回(2世)生惟慶、惟玩、惟誼。惟玩(3世)生廬藩(4世)。

將兩種版本比對,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譜世系中小谷(大谷)派少了6世、仁里派和坊市派少了7世。

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這個問題,民國版《程里程敘倫堂世譜》主編敬忠先生在編譜時就已知曉,他在令翰公名諱邊上小注中這樣寫道:“按中正坊程祠稿譜訛令翰公為藥祖曾孫??驾`公《續(xù)修世譜總論》(明嘉靖年間修譜),謂國初(指明朝初年)坊市長史通公澐公之后,尤與吾同出于藥公者也。方積慶令宜黃(也在明朝初年修編過績溪程氏世譜)攜家譜以去,而通遷太學(xué)生時年甫逾二十,得未及考正譜一帙錄之,其名次類多增減。積慶公譜出,而通公時已自覺其非,不入梓,固不待人之議其后矣。嗚呼!譜其可以易言也哉!”

在此段文字中,程敬忠十分肯定地指出,明朝洪武年間,仁里程積慶曾編修譜,坊市的程通也在這個時期修編了程氏坊市派宗譜。當(dāng)時程通只是一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他得到了一帙未曾考證的老譜,結(jié)果在世系問題上有差錯。后來見到積慶公的世譜,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修譜有誤,于是決定不印刷了,但不經(jīng)意間以稿譜的形式留給了后人。

敬忠公又在令翰之子惟萬公名諱邊上標(biāo)有一行小注:“按輅公、敷典公譜(明萬歷年間修)均載萬公子廬藻,中正坊稿譜載惟萬公生三子曰:公茂、公顯、公蒞,顯子君進(jìn)生延琦、延珣、延高,高子師保、顯師,顯子文義(廬藻)、文麟,核與祠譜訛增四世,約百余年,且行名年代不符,實不詳。仍遵舊譜正之。裔孫敬忠記于仁里?!?/p>

敬忠公此段文字進(jìn)一步說明了中正坊程祠中的稿譜世系與明嘉靖年間輅公所修的世譜以及萬歷年間敷典公所修世譜又差了4代。于是,民國年間所修世譜仍然遵照舊譜(即輅公、敷典公譜)續(xù)修,否定了程通稿譜。

西川村程氏2019年續(xù)修宗譜時,主編程尚遠(yuǎn)也發(fā)現(xiàn)該村程氏遺存的一本清光緒四年程世椿手抄《績邑市世坊世忠程氏續(xù)修譜》卷一中的世系不同版本問題,后查閱到程敏政在《新安程氏統(tǒng)宗世譜辨》中,已指出《績溪坊市程氏族譜》的錯誤:“如藥尹金鄉(xiāng)在唐光化元年(898),惟玩編譜在后唐清泰元年(934)。惟玩藥公孫,令回子,與令翰子惟萬同輩),上下相距僅四十年,而藥與惟玩(惟萬)相距6世(藥-俊環(huán)-騁-庭仕-令翰-惟萬);廬藩續(xù)譜在后周顯德間(顯德七年即960年,廬藩惟玩子,與惟萬子廬藻同輩),上下相距僅27年,而惟玩(惟萬)與廬藩(廬藻)亦相隔6世(惟萬-公顯-君進(jìn)-延高-師顯-廬藻),明顯不合常理?!背躺羞h(yuǎn)認(rèn)為,以坊市程氏與仁里藥公后裔的輩分相對應(yīng),只有“藥-令翰-惟萬-廬藻”4代,并非相距11世?!斗皇谐淌献遄V》和西川、東青嶺兩手抄本,多7世是一個錯誤。他們最終與仁里民國版《程里程敘倫堂世譜》的世系達(dá)成了一致。

2023年仁里主修的《績溪程里程氏敘倫堂統(tǒng)宗譜》,也采信了民國版的世系。

但在請譜儀式結(jié)束兩個月后,汪中成先生從國家圖書館家譜館購得明版《新安程氏統(tǒng)宗遷徙注腳纂》(以下簡稱《注腳纂》)一部,該書中收錄的世系與中正坊稿譜完全相同,內(nèi)有中正坊和小谷兩派的分別多出7世、6世的圖表以及說明文字。

經(jīng)過反復(fù)研讀《注腳纂》,得知該纂編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緣起于徽州各縣程氏對明成化年間程敏政所修的《新安程氏統(tǒng)宗世譜》有多處異議,比如有對伯符、休父之爭,對徽州始祖元譚公是東漢程普之后還是程昱之后之爭,有對伊洛二程與徽州程氏傳承世系之爭,有珍公八子與十子之爭,有仁里下祠堂程氏是元定還是元龍后裔之爭等等,于是有人牽頭收集了各縣異議之處編纂成冊?!蹲⒛_纂》實際上是對程敏政所修譜的一次糾正。其中績溪藥公后裔中的中正坊派和大谷派認(rèn)為程敏政《新安程氏統(tǒng)宗世譜》中少7世、6世與他們收藏的家譜不附,在《注腳纂》中給予了糾正。而藥公仁里派則認(rèn)為程敏政譜沒錯,所以沒有參與其中。

之后,績溪藥公后裔譜中出現(xiàn)了仁里派(指明末之后再從仁里遷出的各支系),皆遵從輅公少7世版本,而早在宋代遷出的坊市派(以及遷出的支系)則遵從多7世版本的現(xiàn)象。而在明嘉靖年間參與修編《注腳纂》的小谷、大谷兩村程氏,在清朝乾隆年間修宗譜時,卻沒有采信先祖?zhèn)兊亩?世版本,而是與仁里派譜達(dá)成了一致,可見他們當(dāng)時也知道了中正坊程通譜的錯誤。

經(jīng)過多方考證,我們可以肯定,兩個不同版本的出現(xiàn),緣于明洪武年間程通所修譜的錯誤。于是我們將兩種不同版本和考證的結(jié)果都補錄于譜中,以饗各地宗親。希望藥公后人見到不同版本時,能夠了解這個歷史過程。

(作者系績溪縣血防站退休干部,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責(zé)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