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shè)為首頁|收藏本站
黃庭堅與宣城的淵源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03-22 11:30

童達清

微信版第1492期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等,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累官舒州、太平等州知州。黃庭堅長期游學(xué)于蘇軾之門,其詩、書自成一體,在北宋及后世具有廣泛的影響。其一生雖從未踏足宣州,卻與宣州有著深厚的淵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一、黃庭堅舅、叔均曾任職宣州

宣城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須。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漫投墨客摹科斗,勝與朱門飽蠹魚。愧我初非草玄手,不將閑寫吏文書。(《山谷集》外集卷六)

這是黃庭堅的《謝送宣城筆》詩,關(guān)于此詩的寫作背景,我們需要借助他的《成都續(xù)帖》才能看清楚。黃庭堅在《成都續(xù)帖》里手寫此詩,題曰“謝陳正字送宣城諸葛筆”,后有跋:“李公擇在宣城,令諸葛生作雞距法,題云草玄筆,以寄孫莘老。”此跋中的“李公擇”,就是黃庭堅的二母舅李常。

李常(1027—1090),字公擇,南康軍建昌(今江西永修)人?;实v元年(1049)進士。至和元年(1054)由蘄州推官調(diào)任寧國軍觀察推官。這一年黃庭堅只有十歲,還是幼兒,正是讀書的年齡,或許他的這位二母舅,也曾以宣州諸葛筆寄他吧。因此多年以后友人再贈,他才倍感親切,不禁回憶起母舅在宣州令諸葛生作“雞距筆”的往事。

李常在宣州任職時間不長,第二年初即離任,梅堯臣作《依韻和李察推留別》送行:“愁鳴無好音,亟別空顧瞻。詩言留彼美,欲和慚無鹽?!保ā锻鹆昙肪硭氖模┒嗽性姼璩?。嘉慶《寧國府志》系李常之任于“熙寧七年”(1075),這是錯誤的,梅堯臣的詩即是確切的證據(jù)。

說到李常的離任,或是個偶然?!端问贰肪砣乃摹独畛鳌酚涊d了這樣一段佳話:當(dāng)時任江淮發(fā)運使的是宣州人楊佐,將要升官他任,他在回宣州時,和李常談起此事,希望李常能推薦幾個接班人。李常就推薦了他的好友劉琦,楊佐感嘆說:“世無此風(fēng)久矣?!彼焕畛5臒o私胸懷所打動,就同時向朝廷推薦了他們兩個人。種豆得瓜,對于李常來說,也是意外之喜了。

平生治獄有陰功,忠孝臨民父母同。贛上樵夫談卓令,宣城老吏識于公。(《叔父給事挽詞十首》第二首,《山谷集》卷十二)

黃庭堅這首詩,詠嘆的是他的叔父黃廉。黃廉(1034—1092),字夷仲,嘉祐六年(1061),考取進士,初仕宣州司理參軍,主管宣州司法等事。黃廉在宣州處理了許多重大案件,但都能秉公執(zhí)法,合情合理,“老獄吏嘗竊嘆息,以為獄官能盡心于治獄,不可欺以秋毫,仁厚精密,前后未見其比?!保ā妒甯附o事行狀》,《山谷集》別集卷八)黃庭堅親為之作行狀,并作有挽詩十首,詩文均言及此事,可見黃庭堅對于叔父的辦案能力印象之深。黃廉任宣州司理參軍,府志未錄,可補其缺。

藉甚宣城郡,風(fēng)流數(shù)貢毛。霜林收鴨腳,春網(wǎng)薦琴高。共理須良守,今年輟省曹。平生割雞手,聊試發(fā)硎刀。

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聽。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禾罷]稏豐圩戶,桁楊臥訟庭。謝公歌舞處,時對換鵝經(jīng)。(《送舅氏野夫之宣城》,《山谷集》卷九)

元豐八年(1085)十二月,李莘(字野夫)以屯田郎中出知宣州,黃庭堅作七律二首為之送行,這個李莘,就是黃庭堅的大母舅。李莘赴任,黃庭堅還代他起草了《出守宣城上本路監(jiān)司啟》:入補天臺,僅書文墨之課;出膺符竹,猥分民社之憂。素絲不鮮,曠官是懼。恭惟某官,將明使指,勸相吏功。開疊嶂之城,苦無公事;托二天之庇,幸有余光。趨板匪遙,望風(fēng)懷悚。(《山谷別集》卷五)希望母舅能得到上官的庇護,可見甥舅二人感情之深。

正是因為舅、叔先后出仕宣州,黃庭堅對宣州越來越熟悉,說起宣州風(fēng)物,也是如數(shù)家珍。這是黃庭堅與宣州的第一層淵源。

二、黃庭堅與宣人的交往

與梅堯臣

黃庭堅的岳父謝景初(字師厚),就是梅堯臣的內(nèi)侄,以謝氏而論,黃庭堅應(yīng)稱梅堯臣為祖姑丈。作為詩壇前輩,黃庭堅對梅堯臣也是十分敬重。其《跋雷太簡梅圣俞詩》說:“梅圣俞與余婦家有連,嘗悉見其平生詩,如此篇是得意處,其用字穩(wěn)實,句法刻厲而有和氣,它人無此功也?!保ā渡焦燃肪矶澹┵澰S梅詩煉字煉句,詩意圓潤?!栋厦肥ビ豳洑W陽晦夫詩》:“余三十年前欽慕圣俞詩句之高妙,未及識面而圣俞下世?!保ā渡焦葎e集》卷八)在《論詩帖》《跋江記注墨跡》等詩文中,黃庭堅還多次提到梅堯臣及其詩。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黃庭堅也是學(xué)習(xí)梅堯臣的詩風(fēng),沿著梅氏開創(chuàng)的宋詩之路不斷探索,才最終也成為一代大家。

與張貴

張貴(一作“張賁”),字待舉,慶歷二年(1052)進士被罷,遂隱居家鄉(xiāng),于城西二十五里隱居處建曲肱亭,以讀書、嘯歌為樂。黃庭堅與張貴相識于何時,不得而知。其為張貴曲肱亭題詩:“仲蔚蓬蒿宅,宣城詩句中。人賢忘巷陋,境勝失途窮。寒葅書萬卷,零亂剛直胸。偃蹇勛業(yè)外,嘯歌山水重。晨雞催不起,擁被聽松風(fēng)?!保ā额}宛陵張待舉曲肱亭》,《山谷集》卷四)任淵《山谷內(nèi)集詩注》系此詩作于元豐七年(1092),想必二人此前早已相識。南宋初邑人周紫芝作有《過張參軍故居,曲肱亭舊居在焉。山谷老人名亭,且有詩所謂“鄰雞呼不起,擁將出京畿”》詩(《宋百家詩存》卷十八,與《太倉稊米集》卷五有異),由詩題,則黃庭堅題曲肱亭或有二詩,或傳鈔中有修改。

與趙宋皇族

黃庭堅《宣九家賦雪》:“都城窮臘月半破,晚來雪云應(yīng)朝課,石鼎香浮北焙茶,洪爐殻爆宣城果?!保ā渡焦韧饧肪硎渡焦饶曜V》注云:“宣九,謂宗室宣州院第九者?!薄稌涀谑揖暗馈罚骸坝嗯c宗室越宮有葭莩。故曩時與宣州院公壽、景珍,嘗共文酒之樂。此時景道已能著帽在旁,今日相見,景道頎然立于朝班,予則將老矣。每懷公壽、景珍,則見宣州子弟而慨然。景道乞余小字學(xué)書,余書不足學(xué)也?!胁回撚鄳压珘劬罢渲?。”(《山谷集》卷二十五)黃庭堅又有《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昌州使君景道。宗(室之)秀也。往余與公壽、景珍游,時景道方為兒童嬉戲,今頎然在朝班。思公壽、景珍不得見,每見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諸公多學(xué)余書,景道尤喜余筆墨,故書此三幅遺之?!灶D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保ㄅ_北故宮博物院藏)書作于元祐四年(1089)。

關(guān)于宣州院,我們知道的不多,或是趙宋宗室出居宣州者,其先交趙公壽、趙景珍,再識趙景道,想必與趙氏“宣州子弟”多有交往,不僅限于此祖孫三人。趙景珍曾任濠州知州,黃庭堅有《道中寄景珍兼簡庾元鎮(zhèn)》(《宋詩鈔》卷二十九)。趙景珍卒后,黃庭堅作有《宗室公壽挽詞二首》(《山谷集》卷十二)。多年后黃庭堅過趙景珍墓,還作有《出城送客過故人東平侯趙景珍墓》(《山谷集》卷十已)??梢姸讼嘟荒嬉簧?。

與舒卷元豐六年(1083)春,黃庭堅還作有《寄舒申之戶曹》:“吉州司戶官雖小,曾屈詩人杜審言。今日宣城讀書客,還趨手板傍轅門。江山依舊歲時改,桃李欲開煙雨昏。公退但呼紅袖飲,剩傳歌曲教新翻。”(《山谷外集》卷七)據(jù)《山谷年譜》,舒申之名卷,當(dāng)為宣州人,曾任過吉州司戶參軍,罷官后黃庭堅作詩相慰。黃庭堅此詩,又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史料。三、黃庭堅與宣州知州失之交臂

紹圣元年(1094)初,朝廷任命黃庭堅任宣州知州。時在家鄉(xiāng)守制剛滿的黃庭堅欣然就道,四月間其作《與李獻父知府書》:“伏奉手誨勤篤,并煩遣騎馳送宣城敕,感佩至意。”(《山谷別集》)五月二十四日,黃庭堅到洪州作《跋東坡磨衲贊》,還稱:“紹圣元年五月甲子,新宣城假守黃庭堅書?!保S?《山谷年譜》卷二十六)未至宣州而以“宣守”自稱,可見黃庭堅急迫的心情,也可看出他對朝廷的這一任命十分滿意。

然而閏四月十四日,朝廷改任禮部侍郎孔武仲任宣州知州。黃?《山谷年譜》卷二十六記載:“閏四月甲申,以禮部侍郎孔武仲為寶文閣待制知宣州,從所請也。其新差權(quán)發(fā)遣宣州黃庭堅別與差遣?!背⒏狞S庭堅知鄂州,黃庭堅得到消息后,作有《與運使中舍書》,失望地說:“失宣城,得武昌,消息盈虛,誠如尊諭?!保ā渡焦葎e集》卷十四)然而最后黃庭堅也未能到鄂州任職,而是奉祠亳州明道宮。所以任淵《山谷年譜》:“至甲戌歲,授宣、鄂兩郡,皆未赴?!碑?dāng)為確證。

歷修《寧國府志》均作黃庭堅曾任職宣州,不知其中別有委曲也。黃庭堅終與宣州失之交臂,這既是黃庭堅個人的遺憾,也是宣州人文的一大損失,否則黃庭堅在宣州必將會寫出更多更好的詩文,宣州也必將因之而更加熠熠生輝!

(作者系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zé)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