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唐詩逸話:許渾的水陽之夜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08-11 11:53

袁曉明

微信版第1369期

“江南才子許渾詩,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盡,惠休虛作碧云詞?!保ā度圃姟ゎ}許渾詩卷》卷六九六)這是晚唐詩人韋莊對中晚唐之際重要詩人許渾的激賞。韋莊贊譽的這位許渾,一生宦游的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宣州就曾留下他宦游的身影,并曾留宿水陽,與水陽結下難解的情緣。

許渾(788—約858),字用晦,一字仲晦,祖籍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寓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唐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文宗開成三年(838)春,許渾由嶺南調選宣州,授當涂尉,四年秋得以攝令,同年又正式移攝太平令,因此,宣州、當涂、太平三地之間留下了許渾宦游的足跡。僅從許渾詩作的藝術成就來看,他與同時代的杜牧、李商隱、溫庭筠并舉為“晚唐錚錚者”,一直為歷代學者推重。膾炙人口的“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丁卯集·咸陽西門城樓晚眺》卷六)是他留下的千古名句,后世廣泛傳唱。而他描寫宣州山川名勝、市鎮(zhèn)鄉(xiāng)隅的優(yōu)美佳篇,至今也是吟詠不衰。唐武宗會昌元年(841)秋,許渾由宣州太平縣令任上內擢監(jiān)察御史,得以升遷京城,此時的許渾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即將告別宣州赴任京城的許渾,登臨詩山敬亭,遍訪宛陵名勝,寫下《將赴京師留題孫處士山居二首》,借以抒發(fā)他擢升之時的滿懷豪情和飛揚逸興。

將赴京師留題孫處士山居二首

草堂近西郭,遙對敬亭開。

枕膩海云起,簟涼山雨來。

高歌懷地肺,遠賦憶天臺。

應學相如志,終須駟馬回。

西巖有高興,路僻幾人知。

松蔭花開晚,山寒酒熟遲。

游從隨野鶴,休息遇靈龜。

長見鄰翁說,容華似舊時。

許渾《丁卯集》卷三

《將赴京師留題孫處士山居二首》是許渾即將告別宣州之作,記錄了他赴京之前在宣州的行跡和心路。

宣州是許渾釋褐入仕的第一站,在這里,他得到了裴明府(裴衡)的賞識和崔大夫(崔龜從)的薦舉,也有與宦歷宣州的杜牧相知,這為初入仕途的許渾鋪平了在宣州仕進的道路。在這里,他游歷敬亭山、開元寺、水陽江等風物名勝,吟詠宣州山水,抒發(fā)詩情逸興,將宦歷宣州的行跡留在了宣州大地。當罷宣之際,許渾對宣州的留戀之情不難想象?!安萏媒鞴?,遙對敬亭開?!鼻∈窃娙藢π莶簧嶂榈谋M情抒發(fā)。

但是,京師是許渾多次赴考之地,也是他為謀求仕進多方干謁的地方。那里有他落第的沮喪,也有他得中進士的歡欣,更有他施展?jié)赖南蛲?。如今,即將結束在宣州的宦游,并獲擢升,赴京為官,他心中對京師的向往之情自然無法抑制?!案吒钁训胤危h賦憶天臺”正是此刻他對京師向往之情的自然流露。盡管如此,即將赴任京師的許渾,還是把閑暇留給了他不舍的宣州。于是,他盡賞松蔭花開,與友把酒言歡,把對宣州的喜愛充分地表達了出來,也將人生的得意盡情揮灑。

離別的時刻終于來到了。

當他啟程之時,已是“江分秋水九條煙”的寒涼的江南秋季,他啟程赴京的心情已然迫切。“馬蹄不道貪西去,爭向一聲高樹蟬?!?(許渾《丁卯集·將赴京題陵陽王氏水居》卷六)許渾急切啟程的心情,溢于言表。

于是,許渾作別宣州,乘一葉輕舟順水陽江而下,來到了宣州北邑重鎮(zhèn)水陽。在這里,他留下著名詩篇《將渡固城湖阻風夜泊水陽戍》。

將渡固城湖阻風夜泊水陽戍

行盡清溪日已暮,云容山影水嵯峨。樽前歸客怨秋夢,樓上美人凝夜歌。獨樹高高風勢急,平湖渺渺月明多。終期一艇載樵去,來往使帆凌白波?!抖∶肪砹}中“水陽”,是宣州大地上最古老的集鎮(zhèn),今水陽鎮(zhèn)轄區(qū)為宣城首圩金寶圩,其歷史可溯源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嘉慶《寧國府志》卷十二《輿地志》記載:“水陽鎮(zhèn)在縣北七十里,與高淳縣接界,設有巡司、軍倉及義倉在此。”詩中“清溪”,今水陽江之古稱。它流經敬亭山下,逕塞山口來到水陽,然后,一路向北,直達長江。水陽江流經水陽鎮(zhèn)的這段河流古稱“龍溪”,龍溪支分東流為“碧溪”,碧溪東流入江蘇高淳固城湖。許渾此行,將由龍溪東入碧溪,然后渡固城湖經溧水,達京口,即許渾的家鄉(xiāng)鎮(zhèn)江。

圖片

龍溪西岸依傍古金寶圩有一條三華里長的老街,府縣志稱這里為水陽西鎮(zhèn),市鎮(zhèn)上設“龍興鋪”。龍溪東岸也有一條老街,府縣志稱這條老街為水陽東鎮(zhèn),《高淳縣志》別稱其為“龍溪鎮(zhèn)”。與水陽東鎮(zhèn)隔碧溪相望的,則是高淳縣界內的相國圩,相國圩沿岸曾有一個市鎮(zhèn),市鎮(zhèn)依傍碧溪,《高淳縣志》記為“碧溪鎮(zhèn)”。碧溪之上有橋相通,其橋明代以前叫“水北橋”,后更名“水碧橋”。龍溪與碧溪之間,居東居西、居南居北,三鎮(zhèn)鼎峙,曾是古代金寶圩與相國圩人流、物流的集散地,繁華至極,聲名遠播。

水碧橋,橋下為碧溪

早在漢以前,今水陽鎮(zhèn)一帶為“古五湖”之一的金錢湖。三國時,北方流民來遷,為求生計,他們在金錢湖堰水為田,此地始有園田,經歷代興筑,形成了化成圩、惠民圩等十五個圩田,及宋,官府遂將大小圩田并為一圩,明中葉易名金寶圩,號稱“銅金寶”。兼之圩內土地肥沃,物產富饒,故金寶圩自古就是享譽南直隸一帶的“魚米之鄉(xiāng)”。唐中后期,北方發(fā)生糧荒,曾任宣州太守的裴耀卿建議唐玄宗改革漕運,輸江淮糧源進京,水陽江遂成上邑宣州漕運的重要航道。因金寶圩產出富饒,且處于這條漕運航道進入萬里長江的門戶,官府便在水陽營建水陽倉、水陽驛以及官兵駐防的戍營——水陽戍,廣德、宣城、寧國、高淳等地的糧賦經由漕運航道進入水陽倉儲存,然后由水陽鎮(zhèn)兌運入長江,經運河轉入黃河進京。

得物產富饒之利與漕運航道之便,南來北往的商賈紛至沓來,在水陽這個富庶之鄉(xiāng)的市鎮(zhèn)上開商號、建家業(yè),并于圩中廣置良田,亦農亦商,水陽市鎮(zhèn)逐漸繁華起來。

蜿蜒流淌的水陽江,上連徽浙,下通長江,千百年來,無數仕宦名流由宣城而下,或東流北謁金陵,或西北流入長江上京師,都要經由水陽中轉。這里既有官府的驛鋪、戍營,也有供往來客商落腳的茶樓、酒肆,因而,此地一直就是官商兩便之所。

清代梅清畫中的龍溪兩岸

當許渾行船抵達水陽時,已是秋風驟起的日暮時分。一路風塵的許渾將初到水陽所見情景融入了詩中:“行盡清溪日已暮,云容山影水嵯峨?!饼埾獌砂赌涸瞥脸粒赝仙接坝熬b綽。此時,河面上風起浪涌,一陣緊似一陣的風浪拍打著船舷,令人心悸,遼闊的固城湖上一定是風高浪急。正欲由水陽泛舟東進,渡固城湖達京口的許渾料難成行,無奈中只得泊船候風,夜宿水陽。

許渾來到 “水陽戍”,熱情的戍守慕名相迎,置酒接待這位赴任京師的大唐進士。

夜宿水陽戍營的許渾將如何度過這漫長的秋夜呢?

“樽前歸客怨秋夢,樓上美人凝夜歌?!倍潭虄删?,既寫景,又寫情,把今人帶到了遙遠的大唐時代,使我們對一千二百年前許渾水陽之夜飲宴的場景和水陽古鎮(zhèn)的舊顏生發(fā)出無限的想象。

在這個遠離州府的市鎮(zhèn)之上,盡管有好客的戍守真誠相待,也有秋夜的美酒開懷暢飲,但阻風留宿的無奈,自然使許渾倍感羈旅之苦,兼之前路無定,滿滿的愁緒便油然于許渾心懷。秋夢之怨已難排解,而遠處樓閣上卻傳來了陣陣曼妙的歌聲,這更催發(fā)了詩人的旅人之懷。

難以入眠的許渾推開戍營的窗戶,只見高大的樹木在瑟瑟的秋風里傲然挺立,一輪明月將遠處開闊的河面點綴得波光粼粼。長期周旋于官場的許渾面對眼前的情景,一時宦情趨淡,心中頓覺塊壘盡釋。仕途的艱難、行役的困頓,不由得使許渾內心萌生出歸隱之情。他想,何不效法當年詩仙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灑脫之情。于是,快意酣暢的許渾發(fā)出了“終期一艇載樵去,來往使帆凌白波”的千年感嘆。

許渾的這一千年之嘆,是他結束宣州三年宦游生活,與宣州告別的絕響,而他無意間卻將這一絕響留在了宣州古鎮(zhèn)水陽,從而使許渾這位晚唐獨樹一幟的詩人與水陽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將古鎮(zhèn)水陽的芳名鐫刻于瑰麗的唐詩寶庫。這于宣州,又添詩意;這于水陽,韻古合壁。

隨著許渾“行盡清溪”,他開始了在京為官、分司東都、主睦州、守郢州的仕宦生涯,從此,他宦游、隱逸的足跡遍布華夏的南北西東。宣州帶給他的豪情,水陽留給他的歸愿,宛如平曠的碧波,一任詩人凌波使帆,徜徉長往。

2022年6月18日

(作者單位:宣州區(qū)水陽鎮(zhèn)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