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宣城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06-30 11:39

夏建圩

微信版第1360期

摘要:宣城自漢唐兩晉宋元明清以來,人物、山水、物產與文學,就已聞名遐邇,成為皖南地域文化核心之一,積累了深厚的文化資源。大量優(yōu)秀傳統文化歷久彌堅,凝練成為精神財富,在當代仍具有價值,對當今各項事業(yè)建設,尤其是文化與社會建設有著借鑒意義。進入新時代,宣城市對文化事業(yè)建設高度重視,對優(yōu)秀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繼承,創(chuàng)新型轉化,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關鍵詞:宣城文化;優(yōu)秀傳統;精神內涵;時代價值

01忠誠擔當

歷史上,宣城這方土地,留下眾多愛國擔當的事跡,涌現出眾多愛國志士仁人。明代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號寧海,宣城洪林人,為沈氏第十三世祖,萬歷七年(1579)中武舉。沈有容少年時性情豪放不羈,“幼走馬掣劍,好兵略”,當時邊疆形勢危機四起,決心以武報國。明代萬歷二十五年(1597)至四十七年(1619)年間,沈有容鎮(zhèn)守在閩海前線,在此期間他曾三入臺灣及澎湖列島,殲擒倭寇,驅逐荷蘭殖民者,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從外國侵略者手中收復臺灣的將領,維護了國家統一。近代廣德人張光藻(1815—1891),1870年任天津府知府,在處理天津教案時,不畏懼法國殖民者威脅,根據實際情形,維護老百姓利益。

宣城更是一片紅色土壤,見證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全過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忠誠擔當,敢于斗爭,為革命做出貢獻,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1920年,惲代英、肖楚女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第四師范學校傳播馬克思主義,使得廣大學生的思想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學校面貌為之一新。宣城四師成為皖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中心陣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指引不少青年先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四師不少學生在大革命時期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像李求實(湖北人)、吳華梓(湖北人)、何世琨(合肥人)、馬存宣(合肥人)、譚梓生(旌德人)、梅大棟(旌德人)、曹宣天(和縣人)、曹國蕓(蕪湖人)、祖晨(宣城人)、陳文(郎溪人)、田道生(壽縣人)、李延瑞(涇縣人)、吳茂祥、江干臣(宣州人)等,都為中國革命發(fā)展與勝利作出了貢獻。

1926年1月,國民革命軍在廣東揮師北上,勢如破竹,1927年2月中旬,北伐軍進入皖南。1927年2月28日至3月5日,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師長戴岳、政治部主任肖勁光率部進駐績溪,在政治部組織發(fā)動下,績溪國民革命運動蓬勃開展,組建農民協會、婦女協會、商民協會和學生會,并恢復縣政權;支持民眾審判貪官金銘欺壓剝削人民的罪行等。同時,六師政治部進駐旌德縣城,成立旌德黨部,革命活動公開,成立工會、婦女協會等組織。3月8日,肖勁光率所部,腳穿麻布鞋,肩戴“不怕死、不擾民”的臂章,進駐宣城城關,在北伐軍支持下,成立國民黨宣城黨部,號召民眾為打倒軍閥、鏟除貪官污吏。3月初,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副軍長魯滌平、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率第二軍軍部和第四、第五師向南京進軍,由湖州至廣德,動員民眾投身革命,組建國民黨廣德縣臨時黨部,城鄉(xiāng)工農運動發(fā)展,封建勢力受到沉重打擊。此后,第二軍經過郎溪,李富春接見了夏雨初等人。在二軍政治部的幫助下,還成立了一支四五十人槍的農民自衛(wèi)武裝。北伐戰(zhàn)爭在安徽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在安徽的統治,幫助祁門、黟縣、休寧、廣德、郎溪、太平、績溪、蕪湖、宿松、桐城、繁昌等縣建立了國民黨縣黨部,組建革命政權。推動安徽工農運動迅速發(fā)展。安徽境內工會人數達8萬之多,全省有組織的農民8300多人。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期間,安徽農民武裝暴動如燎原之火,遍布江淮大地數十個縣,斗爭持續(xù)至抗日戰(zhàn)爭。其中最早的是1927年5月16日,皖南旌德縣仕川農民組織自衛(wèi)軍舉行暴動,向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打響第一槍。至10月,安慶、蕪湖、宿縣、壽縣、六安、泗縣、霍邱、無為、南陵、旌德、郎溪、鳳陽等地成立了黨的組織,隨著傳達貫徹八七會議精神,桐城唐家溝(今屬樅陽),潛山梅城,南陵謝家壩,郎溪建平,阜陽城內,廣德花鼓,太湖、宿松、望江交界處大石嶺,桐城歐家?guī)X,懷寧高河埠,廬江羅家嘴等地紛紛暴動。

1938年8月2日,新四軍軍部及其直屬部隊進駐涇縣云嶺。新四軍第一、二、三支隊在皖南開辟了宣(城)當(涂)蕪(湖)邊、南(陵)蕪(湖)宣(城)邊、涇縣西北部地區(qū)三塊抗日基地。

解放戰(zhàn)爭初期,中共在蘇浙皖三省邊區(qū)的領導機構,先后設有中共蘇浙皖邊區(qū)特委、中共蘇浙皖邊工委,發(fā)動群眾,開展游擊戰(zhàn)爭,為我軍南進做好準備。

中共皖南地委是皖南核心地帶領導機構,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直帶領群眾,以旌德黃高峰為根據地,展開游擊戰(zhàn)爭,被譽為“皖南小井岡”;解放戰(zhàn)爭期間,胡明等領導的皖南游擊隊,配合正面戰(zhàn)場,成為開辟第二戰(zhàn)場的重要地帶,在渡江戰(zhàn)役中,皖南成為策應大軍渡江及南進的重要基地。

02開放包容

宣城地處蘇浙皖滬三省一市交匯區(qū),吳頭楚尾,受到吳越、荊楚,江南、徽州等多種區(qū)域文化影響,它們在此交匯融合發(fā)展,形成特色鮮明的宣城文化。宣城地區(qū)的居民,也是南北雜居。三國時期,宣城屬吳國管轄,境內大量山越人,從山區(qū)遷居丘陵與平原,成為編戶齊民,共同開發(fā)宣城。唐代開始,北方官員在宣城地方為官,任滿后定居,以績溪、旌德為多。黃河流域的厚重與南方的靈動,在此交融,形成絢麗多彩,成就非凡的宣城文化。明末清初,徽劇逐漸形成,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進入北京演出,開始走向全國?;談〔粌H孕育了京劇,而且中國南北4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都與它有著緊密關系??兿腔談∑鹪吹刂?,清道光十年(1830)后,績溪徽劇班主要有“慶春和”“柯長春”“新彩慶”“新陽春”等;到1934年,績溪尚田村還有徽劇班社“柯長春”。1983年10月,全國徽調、皮黃學術研討會在績溪召開,與會專家學者赴伏嶺鎮(zhèn),考察清代、民國時期的徽劇戲服、道具、劇本、曲本;村中老藝人演出《八陣圖》《二進宮》《龍虎斗》《水淹七軍》等徽劇傳統劇目,受到一致好評;伏嶺民間劇團獲文化部嘉獎,并贈“老樹奇花”錦旗一面。2008年國務院授予伏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徽?。┲l(xiāng)”,伏嶺鎮(zhèn)中心小學開設了徽劇班,傳承徽劇戲曲藝術。

近代皖南花鼓戲形成與發(fā)展,也是文化融合的代表。皖南花鼓戲,是安徽省5大地方劇種之一,至今約150余年。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后期至清末,由湖北、河南毗鄰安徽的地區(qū),有移民遷居蘇浙皖三省交匯地。他們帶來湖北花鼓調和河南地燈等民間戲曲,并與皖南等地土著民間歌舞不斷融合,并吸收了京劇、徽劇等劇種的藝術,逐步形成了具有粗獷、質樸、明快的藝術風格和鮮明鄉(xiāng)土氣息的地方劇種,有眾多大小劇目,成就輝煌。皖南花鼓戲雖在皖南盛行,但是它不僅僅屬于皖南一區(qū),在蘇浙皖滬“三省一市”交界處,江蘇高淳、溧水、句容、溧陽、宜興、江寧、南京;浙江吳興、安吉、孝豐、昌化、余杭都廣泛傳唱,頗受群眾歡迎。

皖南花鼓戲與湖南、湖北花鼓戲,河南地攤子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契合度很高,長期互相借鑒學習;而蘇浙皖一直是皖南花鼓戲主要傳播區(qū)域。新中國成立后一直至80年代,皖南花鼓戲多次赴滬參加華東戲劇會演,曾沿著長江至武漢演出,歷時長達一個月,反響很大,甚至廣西地方戲劇團也聞訊趕到武漢來向皖南花鼓戲學習與交流。上世紀50年代,皖南花鼓戲著名藝人遲秀云的《小尼姑下山》《珍珠塔》《打補丁》等7個唱段,被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灌制成唱片;遲秀云與劇團多次至上海、無錫、杭州及湘、鄂、蘇、浙等省市巡回演出,得到了著名表演藝術家田漢、蓋叫天、趙丹等人的贊譽,京劇、越劇等兄弟劇團劇種紛紛學習、取經。

在蘇浙皖三省交匯的廣大農村,皖南花鼓戲是最受歡迎的劇種。建國初,浙江安吉群眾步行幾十里山路至廣德看戲。宣城市民間劇團也長期在這些地區(qū)演戲,宣州區(qū)許文波創(chuàng)建的皖南花鼓戲藝術團就長期在高淳、溧水、溧陽的鄉(xiāng)鎮(zhèn)演出,尤其是在廟會等集會上唱戲,還前往浙江與江西演出。郎溪縣振興劇團長期在蘇浙皖三省交界區(qū)域演出,很受歡迎。三省一市的文化機構也經常組織戲曲交流學習活動。這啟示我們:在整個長江經濟帶,皖南花鼓戲有著很高的認同感,聯系著民情、鄉(xiāng)情與域情,是一張很好的文化名片,完全可以集長江經濟帶的智慧與力量,攜手唱好花鼓戲,推動文化事業(yè)與產業(yè)發(fā)展,傳承皖南花鼓戲優(yōu)秀傳統,打造皖南花鼓戲精品力作。

20世紀60年代中期,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和毛澤東關于加強備戰(zhàn)、鞏固國防的戰(zhàn)略部署。上海小三線主要在是皖南地區(qū)。據統計,從1965年至1988年,上海在宣城境內“小三線”單位近60家;另外江蘇宣城境內“小三線”單位有7家。上海、江蘇“小三線”建設,對于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fā)展,具有重要歷史意義?!靶∪€”雖成為歷史,但宣城與上海、江蘇經濟、文化、人員往來互動,更加緊密,對宣城地方經濟社會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產生積極作用。

03務實創(chuàng)新

在選擇職業(yè)上,宣城人歷來務實。從“耕讀傳家”到“讀書好、營商好、效好就好”再到士農工商“四業(yè)均等”,反映出宣城人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白x書變化氣質”,讀書不一定為做官,通過讀書,知曉為人處世的道理,知書達理,才是讀書的本義,從事一切行業(yè)都要讀書、知理。

明清時期,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甚至海島沙漠,都留下宣城商人經商的足跡,寧國府商幫與徽州商幫并稱。其中績溪商人以吃苦耐勞有韌性著名,稱之為“徽駱駝”“績溪?!薄iL江中下游有“無徽不成鎮(zhèn),無績不成街”的歌謠,是說績溪人善于經營,隨著店鋪人口聚集,往往形成城鎮(zhèn)。他們艱難創(chuàng)業(yè),大都從伙計開始干起,依靠誠信、勤奮、節(jié)儉,或就地取材,或進行長途販運,積累一定資本后,獨立經營,數十年不辭艱苦,經歷無數挫折失敗,積少成多,成為富商大賈。除了“紅頂商人”胡雪巖之外,績溪胡位咸家族、涇縣黃田朱氏、旌德舒氏等也是商界代表,還有眾多不為人知的商人,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對我們仍具有啟發(fā)。

創(chuàng)新是商品和企業(yè)的生命力源泉,是商界制勝秘訣。胡開文墨就是通過一步步創(chuàng)新而不斷發(fā)展壯大。胡開文的創(chuàng)立者是胡天注(1742—1809),績溪上莊人。少年時在休寧汪啟茂墨店從業(yè),后娶汪啟茂之女為妻,當時墨店林立,汪啟茂在同行競爭中折了本,難以為繼;在這種情形下,胡天注接手汪啟茂墨店。為創(chuàng)出高質量產品,他不惜巨資買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打出“胡開文”品牌,給顧客全新的感覺,并開創(chuàng)出各種形式、檔次的品種。其子胡余德又在徽州各縣及安慶、蕪湖、揚州、上海、武漢等地開設分店,使胡開文墨業(yè)擴展到大江南北,名揚中外。1915年,胡開文生產的“地球墨”奪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把徽墨推向了世界。而今天,胡開文墨廠借助網絡銷售,開拓了海外市場,已經將胡開文墨賣到了全世界!

近代汪立政、汪惕予、汪振寰祖孫三代在上海經營汪裕泰茶號是典型代表。汪立政(1827—1895),字牧民,一字以德。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汪立政跟隨族人至上海茶葉店學徒,咸豐元年(1851)在上海舊城老北門(今人民路)創(chuàng)辦汪裕泰茶號(即南號),前為店面,后為工場,可精制加工。門市零售兼批發(fā)。第二代汪惕予(1869—1941),汪立政次子,譜名志學,又名自新,早年學醫(yī),后接手汪裕泰茶號。在產品及營銷上有所創(chuàng)新,茶葉層次多樣,先后推出“金山時雨”“金葉”“盧仝”“虎”“鶴”等茶葉品牌,滿足不同層次需求。包裝設計,更加具有都市氣息。加強宣傳,在《申報》上打廣告。清同治八年(1869)在上海四馬路(今福州路)開設第三分店,宣統元年(1909)后,汪惕予在南京中路增設汪裕泰第4家茶號。1927年汪惕予在杭州建汪莊別業(yè),內設茶葉門市部,專營上等優(yōu)質茶葉。

第三代汪振寰(1898—?),號漢航,曾留學日本學習商業(yè),1919年繼承汪裕泰茶號,主要銷售新制的綠茶、紅茶、花茶和茶磚,銷貨主要去路為上海各大公司茶葉部及罐頭食品公司,并自設門市部三處直接銷售本埠用戶外埠客戶,計有香港、廣州、天津、重慶茶號及蘭州、九江、濟南等茶客向其訂購。國外銷貨客戶來自倫敦、紐約、挪威、新加坡、馬尼拉以及澳洲等地;北非則自設辦事處直接推銷洋莊綠茶。民國初年至全面抗戰(zhàn)初期(1912—1939),是汪裕泰茶號鼎盛時期,在上海、蘇州等地共開設茶莊8爿、茶葉加工棧房(茶廠)2處、分店4爿,2輛十噸大卡車、3輛小轎車。汪立政祖孫三代在近代上海茶業(yè)界影響很大,有茶葉大王之稱。

宣城在三農改革中,敢行敢試。1979年,宣城縣洪林公社鴿子山大隊的吳村生產隊,根據實際情況,改“包產到組”為“包產到戶”,率先在村里推行責任田,吹響皖南農村改革的號角。進入新時代,旌德著力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2018年頒發(fā)了全國第一本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權登記證并發(fā)放全縣首筆抵押貸款。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在宣城有效實施,讓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更多的改革紅利,過上美好生活。

04崇德誠信

人無德不立,道德是為人的根本?!叭ⅰ保毫⒌?、立功、立言,立德居首位。歷史上宣城的名人及其家族,都將道德培養(yǎng)作為首要任務,道德養(yǎng)成之后,無論為官、務農、經商、讀書,都能行得端,做得正。

歷史上宣城涌現出有眾多品行高尚的人物,如梅堯臣、吳潛、沈壽民、施閏章、梅文鼎、吳肅公、禮學三胡(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張光藻、胡天注、包世臣、胡雪巖、涇縣三吳(吳玉如、吳作人、吳組緗)、譚梓生、王稼祥、吳波等等,他們?yōu)槿?、為政、為學、經商等方面,值得學習借鑒。

2015年9月29日,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guī)”,專欄以多種形式介紹宣城章氏家訓,頗有代表性?!墩率霞矣枴啡娜缦拢?/p>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奸;敗家兩字,曰嫖與賭;亡家兩字,曰暴與兇。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吃緊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產業(yè)不患貧而患喜張,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游不患寡而患從邪。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心昏如醉,體懈如癱,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之成業(yè),辱父母之家聲;鄉(xiāng)黨為之羞,妻妾為之泣 。豈可入我祠而葬我塋乎?戒石具左,朝夕誦思。

《章氏家訓》共196字,主要內容為耕讀傳家,勤儉持家,忍讓安家,嫖賭敗家,兇暴亡家,不存猜忌,不聽離間,不生憤事,不專公利。其最核心的內容是耕讀和勤儉,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孫后代以知書達禮修身立命,遵守規(guī)矩為家族爭光。

施閏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字尚白,號愚山,清順治六年進士,做過山東學政,又在江西湖西地區(qū)任職,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侍講。愚山先生是清初著名詩人,詩與山東萊陽宋琬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稱,他的詩“溫柔敦厚”,號為“宣城體”,名氣很大。施閏章不僅是著名的詩人與學者,而且他還是一代清官廉吏,所任之處,受到老百姓愛戴。

順治十三年(1656),施閏章出任山東學政,督察山東各州府學校與生員。當時科舉考場中“請托”等舞弊之風盛行。施閏章堅決抵制這股不正之風,他要求通過考試,嚴格把關,為朝廷選拔優(yōu)秀士子,絕不會違背天意,為非作歹。這時推薦施閏章來山東任職的劉正宗派人來見施閏章。劉正宗是文華殿大學士,又是山東人,其親朋的子弟在考試中不合格,劉正宗希望施閏章能網開一面,予以錄用,但施閏章當面拒絕。

正因為他的凜然正氣,使當朝權貴也無可奈何。后來劉正宗將通過考試舉子的文章拿來細看,想乘機找茬報復,結果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劉正宗不得不佩服,他對人說:“施閏章不懼怕權勢,不惑于錢財利祿,是個君子??!作為學政卻能抵制‘請托’之風,只有施閏章做到了?!笔╅c章并非不講人情,第二年他到青州主持考試,考生入場完畢,考院嚴鎖后,又有三位老者請求入場考試,施閏章出于憐憫破例答應他們。時至中午,三人仍未出場,施閏章又供應他們酒食,對士子愛護可見一斑。清初戲劇家洪昇、著名小說家蒲松齡,都曾受過施閏章的教誨與培養(yǎng)。蒲松齡說:“愚山是我的老師。我還是童生時,他就很賞識我。十分愛護激勵讀書人,從不憑借權勢作威作福,從不阿諛權貴?!币驗槭╅c章重視士人的選拔,又能公正、嚴明,“崇雅黜浮”被譽為“冰鑒”。

施閏章像

誠信,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宣城人講誠信、重情義。“北有同仁堂,南有慶余堂”,說的是南北中醫(yī)制藥的老字號代表,胡慶余堂就是由績溪人胡雪巖1874年在杭州創(chuàng)建的,他立下“戒欺”的堂訓,匾額至今保留在胡慶余堂,“戒欺”兩個大字,占了匾額近一半面積,字跡渾厚有力,非常醒目。左邊一段小字:

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yè)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諸君心余之心,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余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亦可。

孟子說過:“醫(yī)者,是乃仁術也?!焙r雖是商人,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堅持以義取利,絕不以利害義。他公開聲明:醫(yī)藥關系性命,萬萬不能弄虛作假。胡慶余堂的藥品都是“采辦務真”“修制務精”,所以他們敢于掛出“真不二價”的牌子,打造金字招牌,成為百年老店。

05從容自信

仁者愛山,智者愛水。宣城境內既有崇山峻嶺,也有清流急湍,又有茂林修竹,全市森林覆蓋率59.34%,是安徽省唯一的省級生態(tài)市。南宋詩人楊萬里進入宣城地界,就驚呼“路入宣城山便奇,蒼虬活走綠鸞飛”,道出宣城生態(tài)之美;宣城山水更能入畫成詩,楊萬里贊嘆:“不是青山是畫圖,南山瘦削北敷腴。兩山名姓君知麼?一字玄暉一圣俞?!?玄暉、圣俞,分別是謝朓、梅堯臣的字,謝、梅二人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兩座高峰,他們的詩歌藝術與宣城山水有必然關系。

清乾隆18年(1753),宮廷畫師張宗蒼(蘇州人),繪《宣城鳥瞰圖》上呈乾隆帝,乾隆題詩:

“宣城縣即宣城郡,永安橋接鳳凰橋。謝公李白兩人物,前呼后應相逍遙。

會心何必定會面,秋朝端渙勝春朝。寄問高樓今在否,意存我獨凌空標?!?/p>

謝朓(464—399)是南齊著名詩人,任宣城太守期間寫下大量優(yōu)美詩歌,后世以“謝宣城”命名其文集,宣城也因謝朓而聞名后世;乾隆詩中的“高樓”,即今謝朓樓。此后李白、韓愈、白居易、顧況、許渾、杜牧、沈括等,都在宣城留下傳世詩篇。據統計,唐五代詩人總數約3400人,與宣城有關詩人152人,創(chuàng)作了600余首歌詠宣城的詩歌。正是前人的啟迪,加上地方社會經濟發(fā)展,到北宋初期,宣城在詩歌藝術上放出異彩,歷元明清,輝煌千年,“宣城自古詩人地”。宣城地方大族如梅氏、沈氏、施氏、吳氏、章氏、許氏、高氏、胡氏、呂氏、徐氏、李氏等等, 大多在兩宋之際輾轉遷來定居, 因社會相對穩(wěn)定,地方物產豐饒,經濟的發(fā)展,促成教育及文化的發(fā)展,宣城地方家族中孕育出眾多著名歷史人物,前后輝映。至清初,宣城地方文化家族能夠在周邊徽州、蘇南、浙西北巨族林立的形勢下保有一席之地,重要原因就在于宣城文化家族具有鮮明的特色,概括說來一是儒學,代表人物是吳肅公、沈壽民等;二是宣城體詩歌,代表人物是施閏章、高詠等;三是宣城數學,代表人物是梅文鼎及其家族眾多成員;四是宣城畫派,梅清、梅庚、半山等為代表。

06精益求精

在文化上能代表中國的有很多,但最典型的當數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是歷史的載體,并將中國文化的內涵、魅力與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它們對世界文明傳播與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深受世人喜愛,影響深遠。宣城是中國文房四寶之鄉(xiāng),是宣筆、徽墨、宣紙、宣硯原產地。

以宣筆為例,宋代宣筆就聞名遐邇,深得士人喜愛,陳氏、諸葛都是世代從事宣筆制作的家族,時人稱宣筆為 “千萬毛中揀一毫”。梅堯臣以宣筆作為禮物送給好友歐陽修,歐陽修作《圣俞惠宣州筆戲書》: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豪筆。宣人諸葛高,世業(yè)守不失。緊心縛長毫,三副頗精密。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師諸筆工,牌榜自稱述。累累相國東,比若衣縫虱?;蛉岫嗵摷猓蛴膊豢汕?。但能裝管榻,有表增無實。價高仍費錢,用不過數日。豈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歐陽修精于鑒賞,把宣筆特點表述得很全面:精密、美觀、適手、價廉、耐用。宣筆制作工藝是國家級非遺文化,制作主要有選料、水盆、制桿、裝套、修筆、鑲嵌、刻字、檢驗包裝等八大工序一百多個環(huán)節(jié)。

除了精美絕倫的文房四寶,宣城的“三雕”與版畫技藝,不可忽視。歷史上宣城各地分布祠堂、民居、牌坊,被稱為“三絕”,另有石雕、磚雕、木雕,被譽為“三雕”,都是宣城工匠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既發(fā)揮教化、激勵等功能,還有著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是宣城工匠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如績溪太極湖村,是“三雕”代表之所,值得研究、保護。另外,明末清初,旌德的湯氏、劉氏、李氏、鮑氏刻工,雕刻技術世代相傳,逐漸形成精湛而圓熟的刻畫技藝,他們以刀代筆,曾活動在杭州、南京、蘇州等地,進行創(chuàng)作,留下大量具有珍貴價值的版畫作品,精雅絕倫,被國內外博物館爭相收藏。

劉光旸,字雨若,旌德縣人。明末清初篆刻家、鑒賞家,對歷朝宗器和明賢字畫不僅如數家珍,而且真贗立判無疑。順治初,曾以所刻《快雪堂法帖》,進呈順治帝。康熙16年(1677)他又刻《翰香館法書》叢帖,由鐘繇、王羲之、董其昌等28家的82件作品集成,以其書齋“翰香館”命名。

宋犖作《劉鴻臚歌》稱頌其技藝:

十年海內盛翰墨,短碣豐碑盡鐫刻。瑯華館與快雪堂,至今處處生顏色。憶昔先皇天縱才,臨池學書何勤哉。宸翰精妙古無比,上與云漢同昭回。猶云絕技必古人,窮搜墨寶前具陳。真跡雙鉤上文石,揚也奉詔無逡巡。玄秘塔,九成宮,經年摹勒何其工??v橫波磔無遺憾,本來面目將無同。拓成匍匐瀛臺奏,至尊含笑當清晝。賜金賜絹皆固辭,賜官拜受誠希覯。官列鴻臚承帝眷,從茲出入文華殿。退朝常得奉宸游,日下人爭識君面。

清順治五年(1648),旌德湯村的湯尚、湯義刻《太平山水圖畫》。湯能目、湯復《黃山圖》《離騷圖》。康熙二十五年(1686)《黃山志定本》中,有圖16幅,刻工是湯能目。這些版畫,均是珍貴的藝術精品。

太平山水圖之一

同時期,鮑守業(yè)與鮑天錫同刻吳門顧云臣(見龍)畫文喜堂本《秦樓月傳奇》等書插圖。著名收藏家鄭振鐸在《中國版畫史圖錄》中說:“旌邑鮑承勛為清初之鐫圖名手,所鐫有《秦樓月》及《雜劇新編》之插圖等,此書尤為罕見,故收入焉……可見當時承勛聲勢之浩大?!?/p>

清嘉慶《寧國府志》由洪亮吉、凌廷堪兩位著名學者主持修撰,是方志中的精品,旌德喬亭刻工劉光顯模仿梅清、蔡瑤、半山等畫家筆法,雕琢《北樓》《敬亭》《景梅亭》《麻姑山》《桃花潭》《琴溪》《龍池》《西津》《南湖》等24幅山水版圖,均為彌足珍貴的藝術品。他們不僅是“剞劂匠”,更是藝術大師,他們精益求精,進技于藝的追求值得提倡。

(作者系合肥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責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