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shè)為首頁|收藏本站
旌德聚落景觀及題詩輯覽(下)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06-29 17:26

方光華 姚小俊

第1167期

旌德山水形勝,擁有旖旎多姿的風(fēng)光。古代的旌德人,特別是鄉(xiāng)紳、賢達或客居官宦、文人,記述村落景觀的詩作,常有“四景”“八景”“十景”之說,流傳于方志或譜牒之中。今擇其代表性鎮(zhèn)村景觀及題詩予以介紹。

二、旌德名村“十景”及其詩

在旌德諸姓宗譜和方志中不時可以發(fā)現(xiàn)村落“十景”詩,諸如豐溪八景、江村十景、鳧陽八景、仕川十景、華坦十景等等。

1.“豐溪八景”

“豐溪八景”詩算起來是旌德村落最早的八景詩。這里的豐溪不是廟首鎮(zhèn)的豐溪,而是晚唐時期的古豐溪,在今天廟首里仁黃土堨。民國版《旌德呂氏續(xù)印宗譜》錄有豐溪八景詩,均為呂氏始祖呂從慶(841-937)所題。這么一說,其八景詩有1000多歲了。

豐溪八景圖

清風(fēng)鎮(zhèn)

混沌太古色,江山煙霧中。

鎮(zhèn)中寓杰士,日日來清風(fēng)。

明月街

老屋青山下,疏影自天橫。

姮娥不敢睡,合眼滿街明。

傅婆井

一鏡含天光,源頭自何許。

悠悠川上心,往來無匱取。

仙姑墩

百丈巍峨峰,萬山翠屏環(huán)。

仙姑乘龍去,留名在此間。

馬蹄痕

神人昔來過,石上馬蹄在。

遺響寄灘聲,凜凜當(dāng)何代。

英濟石

巍峨英濟石,高聳百余尺。

日落祥云生,飛龍在石額。

金鰲峰

獨龍出扶桑,金鰲戴紅影。

我欲近恩光,直上金鰲頂。

永豐橋

一道臨清流,架梁刻永豐。

愧非題橋手,行人指笑中。

看似具象的豐溪八景,飽含了呂從慶晚年的愛心和情感。在詩人的眼里豐溪充滿了神仙之氣,到處散發(fā)出詩情畫意,永遠讓詩人摯愛。

2. “江村十景”

“江村十景”選取了村落景觀和江村視野之內(nèi)的環(huán)境景觀,顯得大氣磅薄。

黃高曉日村東數(shù)里,有黃高峰,海拔1143米。山上有韭菜巖,山腰有石磴數(shù)百級。北峰之東有風(fēng)洞、水洞、火洞諸勝,峰巔為日出之地。每逢天晴,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像大姑娘一樣羞羞答答冉冉升起,繼而騰空,光芒四射,給人一種清新溫暖之感,令人心曠神怡。有詩曰:

晴云蒸曉日,曙色太華巔。

莫道扶桑遠,黃峰別有天。

箬嶺晴雪 村之西南,有箬嶺山,山勢峭拔嶙峋,奇峰突兀,黃山峙其右,白岳峙其左,金鰲峙其中,立村口觀之,諸峰煙霧環(huán)繞,嚴冬雪后,銀裝素裹。雪后放睛,銀光一片,如同明鏡耀眼,又同銀鍛披蓋。詩曰:

白龍昨夜清興發(fā),散舞天花飛玉屑。

一輪紅日醉蓬萊,箬嶺峰頭飽晴雪。

天都聳翠 天都系黃山天都峰,距江村數(shù)十里,天氣晴朗之際,若站立村頭遠眺,可望天都山峰高聳,古松依稀,此謂天都聳翠也。詩云:

行到江南景色殊,煙鬟個個擁天都。

千林列秀迎朝日,為訪仙人問有無。

金鰲飛瀑 金鰲山立于村東,形同屏障。此山亙古連綿,峰戀回合,山水清明,后遇山洪暴發(fā),山崩地裂,從上到下出現(xiàn)一條數(shù)十丈的溝壑,巖石裸露,草木不生,遠遠看去,像一道飛流直下之瀑布,故稱金鰲飛瀑。詩云:

白練橫空響翠濤,雪花飛舞戲金鰲。

山靈竟獻云嵐秀,引得詩人賦興豪。

豸頂桃花 豸頂山位于村北,山上桃樹成蔭,年年春季桃花盛開,漫山紅遍,芳香飄逸,蜂飛蝶舞,宛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詩贊:

讒巖林立如豸頂,俯視群峰皆引領(lǐng)。

披星戴月插桃花,要與天孫斗云錦。

茆龍紅葉 茆龍山位于金鰲山下,山上山下楓林參天,深秋時節(jié)楓葉經(jīng)霜,紅色一片,其景致蔚偉壯觀。詩曰:

山自東來號茆龍,秋深紅葉秀靈鐘。

此中妙趣誰能識,共道斑斕景萬重。

獅山暮雨 獅山位于村口,形同雄獅俯臥。年年春天天氣無常,傍晚時下起細雨,如同掛絲,與村中炊煙溶為一體,朦朦朧朧。詩贊:

暮煙起山中,暮雨來山外。

一塔持其間,欲分還復(fù)會。

煙雨兩模糊,朦朦不可繪。

羊崗夕照 羊崗俗稱羊山,距村西三四里,與村口聚秀湖和文昌塔相對,是村人觀日落之處。該山巖石裸露,大小不一,遠看像羊群游牧。特別是夕陽西照,文昌塔倒影聚秀湖中,水天一色,別有一番風(fēng)景。詩云:

怪石類羊群,明湖塔影長。

夕陽無限好,月影吐高崗。

雙溪月夜 村口獅山與象山兩側(cè),各有一條小溪,源于金鰲山麓,潺潺流水繞村而過,匯入聚秀湖,如同雙龍拱珠。詩頌:

眾山環(huán)拱繞雙溪,中有幽居萬綠齊。

玉笛何人吹月夜,銀河倒掛接天低。

聚秀荷風(fēng) 村口聚秀湖,又稱荷花塘,為人工開鑿,面積十余畝,湖內(nèi)遍種蓮藕,每年春夏,荷葉滴翠,荷花縱放,清風(fēng)徐來,花香萬縷,游人觀之,不忍離去。詩唱:

逕曲溪深翠依空,清芬?guī)钻囁秃娠L(fēng)。

披襟且向池邊立,萬疊云山一鑒中。

第一位總結(jié)江村山林之樂的“幽潛之士”,是明代的江尚賢。這位江氏先祖,性資穎悟好古讀書,雅好山水之樂,又不為功名富貴所累,發(fā)現(xiàn)世居地之勝景,逐一狀景賦詩。

江尚賢等文人雅士,根據(jù)江村的地理特征,總結(jié)出“江村十景”成為村落環(huán)境的主要標志。進士江紀南此后又征集畫工為十景繪圖。江村十景以后又演繹出一個“八景”版本:金鰲曙色、雙溪夜月、黃崖勝跡、江村書屋、箬嶺晨鐘、羊崗夕照、飛泉瀉玉、獅山春雨。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為十景(八景)賦詩,留下來的詩作數(shù)以百計。十景詩十景圖收入宗譜,代代相傳,童叟能誦,成了傳遞村落景觀中文化涵義的載體,對村落環(huán)境的長期穩(wěn)定和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江村十景”的旖旎風(fēng)光,在今天的古村旅游中完全可以推陳出新,成為有詩有畫的好景觀。

3. 鳧陽村景

鳧陽村,位于石鳧山之南,是旌德東鄉(xiāng)名村。其八景詩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分別為鳧山錦障、梵峰文筆、青塔晴嵐、白羊花塢、風(fēng)嶺鳴環(huán)、雪坑流玉、麥園春雨、石溪秋月。往后的文人墨客結(jié)合村落地理和人居環(huán)境不斷吟詠,民國《鳧峰汪氏宗譜》中既有宋弘度金臺庠的八景詩,也有村居六景詩,還有村居正四景詩,民國時的汪氏裔孫其度來了個村景總詠,把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全盤詩化洋洋灑灑16首。

鳧峰汪氏宅景圖

青塔晴嵐

曙照澹煙陰,峰頭嵐翠盎。

峭奇塔合尖,擁后村居壯。

梵峰文筆

高銳一枝峰,插空端卓筆。

矞云燦五花,秀毓人文溢。

風(fēng)嶺鳴環(huán)

十里吼松風(fēng),琤琮環(huán)佩振。

好音度嶺來,越國馳芳信。

雪坑流玉

雪霽玉平川,暎人心膽徹。

武林續(xù)舊游,未擬誰優(yōu)劣。

鳧山錦障

山雄巨障開,春望明于錦。

蓋古孕靈多,菁華生偉品。

金竹翠園

參差竹葆連,翠英團成幄。

入徑有余清,炎歊渾不覺。

后山入樵

巖青草樹深,樵客穿云入。

停斧覓仙蹤,乘風(fēng)飛去急。

前岸馴牧

蒙茸露草肥,牧放盈千足。

誰道飯牲污,雄飛多此屬。

書屋秋聲

執(zhí)卷夜焚膏,調(diào)刀天籟發(fā)。

聆聲跡所田,樹杪?lián)u明月。

麥園春潤

膏雨浥來牟,園添春翠滿。

漸看麥促農(nóng),田事休教緩。

白羊花塢

古仙數(shù)隊羊,一化皆成石。

遺有舊時花,放來紅間白。

烏嶺松煙

佳樹碧蔥蘢,連空浮瑞靄。

朝來色更奇,嶺際風(fēng)云會。

龍?zhí)晾思?/strong>

有龍水亦靈,煙浪乘時起。

春到一雷轟,作霖民廣被。

鶴嶺云逵

千歲玄裳鶴,鶱翎昂碧落。

主人欲上升,跨去云漠漠。

石溪印月

山月印溪明,水連天一色。

臨流只釣璜,不問垂釣直。

春樹籠霞

春林紫翠新,掩映霞光吐。

觴詠此偏宜,豪懷傾李杜。

4. 仕川十景

中國傳統(tǒng)村落仕川,是旌德與寧國、績溪交界偏遠地的一個村落。別名仕坑、雙峰?!队魇献谧V雙峰文舍記》:“仕川其地六嶺(黃嶺、柿嶺、考嶺、竹嶺、大嶺、若嶺)

迴環(huán),四溪瀠繞,土地平曠……雙峰(若嶺、大嶺)則尤為秀特,故仕川亦號雙峰?!惫饩w十一年(1886年)周赟在《龍王殿記》中說:“仕川之源有四,所謂四溪者也。其西南一水發(fā)源于巧嶺,東南二水則出黃嶺、竹嶺,惟正面一源出自龍?zhí)渡街小惫视钟惺讼?、四溪等別名。

仕川十景詩,是晚清寧國縣著名文人周赟(1835-1911)所寫。周赟祖母系仕川金竹里八十五世裔孫元忠之女。算起來,也能說是喻氏后代了。仕川既是他親情所在的地方,也是他熟悉而熱愛的地方。周赟一生,為仕川留下了各類文字數(shù)十篇。其《仕川十景詩》一直為喻氏后人所傳誦。

花原春色

鶯啼燕語鬧東風(fēng),村后高原曲巷通。

耕讀家家游興淺,好花自對小樓紅。

葉塢秋聲

石壁岧峣一塢深,霜高無葉不秋聲。

巖廊夜冷人蹤絕,時有仙曹踏月明。

龍?zhí)逗?/strong>

幽潭千丈秘清泉,一片云興雨滿天。

怪底書生寒徹骨,云深曾伴老龍眠。

玉屏積雪

仕溪南望玉屏開,雪色橫空問早梅。

欲問屏閑題妙句,醉攜姑射上瑤臺。

雙峰插云

雙鬟聳翠自昂頭,羅帶凌風(fēng)不解秋。

卻笑白云千萬片,高飛只向玉腰浮。

鳳橋夕照

鳳橋煙靄暮霏微,隱隱孤亭透落暉。

兩岸波光搖不定,一竿清影約魚歸。

竹嶺雄關(guān)

萬綠連天竹嶺關(guān),昔年防守壯溪山。

銷兵共說歸農(nóng)久,茅舍茶煙過客閑。

石巖仙洞

巖洞玲瓏隱薜蘿,仙家孤負歲華多。

寄言樵子還家早,莫愛看棋爛斧柯。

寶蓮?fù)礴?/strong>

寶蓮鐘動響春容,云樹蒼茫隔萬重。

晚色千家煙乍起,余音猶繞翠芙蓉。

四溪印月

清溪四面影迢迢,月白西樓囀玉簫。

散步夜游忘遠近,清光多在鳳凰橋。

除上述村落外,洪川、隱龍、俞村等均有八景或十景詩?!昂榇ò司啊睘椋憾墒篮鐦?、陽(洋)山北障、沖霄雁塔、郊外農(nóng)歌、月山東峙、云嶺南橫、新篁隔水、三臺發(fā)祥。隱龍村不僅有前后八景,還有新十景,其前八景為:新塘夜月、石屋朝云、暮園秋色、臘圃春香、北山金誥、楊林玉印、義井醴泉、屏峰錦嶂;后八景為:洞口桃花、湖天一碧(鑒湖一碧)、玉井千家、隴頭春信、石涌清泉、琴山夜月、屏巒聳翠、筆峰凌云;新十景為:嶺頭飛瀑、天際長虹、清風(fēng)放鶴、梅嶺探春、牛山煙樹、秤石奇峰、池灣半月、瑞衍九蓮、磴留馬跡、嶺接鳧翅。俞村溪南八景為:菊潭魚躍、柳岸鶯歌、梵峰文筆、沈洞茶煙、凈土?xí)早姟h(huán)溪帶玉、馬鞍積雪、雞石涵波。

縱觀上述旌德聚落景觀及其詩文,對于傳承歷史文化發(fā)展全域旅游及鄉(xiāng)村振興依然有著極大的借鑒和利用價值。

主要參考書目:

清乾隆《旌德縣志》。

清嘉慶《旌德縣志》。

《旌德縣地名錄》。

方光華著《宗族文化的標本——江村》,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9月版。

民國《呂氏宗譜》。

民國《仕川喻氏宗譜》。

民國《鳧峰汪氏宗譜》。

民國《隱龍方氏宗譜》。

(作者方光華系旌德縣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xué)習(xí)委主任、宣城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姚小俊系旌德縣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宣城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責(zé)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