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_国产91对白在线播放边_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首頁|新聞中心|電視點播|專題專欄|視聽|長三角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石濤宣城活動繪畫年表(下)
來源:《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發(fā)表時間:01-05 17:16

童達清

第1071期

石濤是清初的著名畫僧,康熙五年至宣城,其后在宣城生活十數(shù)年,他與宣城士人廣泛交流,特別是與宣城本土畫家梅清、梅庚等交往密切,對其繪畫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思想的成熟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年表是2014年版《宣城畫派研究》附錄《宣城畫派人物活動年表》的一部分,此次推諸公號,作者作了適當?shù)男薷暮脱a充。

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

六月,歙縣人江注(字允凝)至宣城,在宣逗留兩月,曾與施閏章等同至敬亭山雙塔寺訪喝濤、石濤。

江注《同愚翁訪喝濤、石濤兩師雙塔寺》,《江注詩集》卷四《宛陵詩》。

吳肅公《江允冰詩引》:“乙卯宛游,得詩若干首,屈指別十年矣,把君詩過日,書以敘之。”(《街南文集》卷十一)

夏末,與祖庵由宣城至松江探視本月(旅庵)。

梅清《因祖庵師詣九峰寄旅庵大師》《因石濤師詣九峰復寄旅庵大師》,《天延閣后集》卷二《乙卯詩略》。

八月九日,由松江歸宣城。

臺灣故宮博物院藏《清元濟詩畫合卷》第二段有《八月九日問歸船》七古一首,后款云:秋日客云間,留別智達上人,兼呈趙雙白。時余居宣城之廣教寺,寺在云齊之麓?!保ㄒ嘁娚鬯赡辍豆啪壊蒌洝肪砹笆瘽蜕性姰嬈痢睏l)可知石濤當于八月九日啟程。

秋,作《松閣臨泉圖》,款云:“寫呈香翁先生大詞宗博粲。時乙卯秋日,粵西濟山僧石濤?!保ㄉ虾2┪镳^藏)

香翁,或當指歙縣吳苑(字楞香)。

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春,往游涇縣幕山、賞溪,曾寓大安寺。

石濤《設色山水圖》款:“丙辰客賞,療之大安寺?!笔瘽渡剿畧D》跋:“蒼寮拂石瘦煙霞,雨洗苔斑點赤花。此間好著空亭子,野鹿歸來更有家。丙辰客賞溪之大安寺戲題并畫,敬老道翁博教。清湘濟山僧石濤?!保ū本┕蕦m博物院藏)此時還作有《松瀑鳴琴圖》。

四月,游涇縣桃花潭。

石濤《設色山水圖冊》第三開跋:“春夏游涇川桃花潭,舍舟登岸,□□龍門道上諸峰,草木如獸,誰云不以形似之?丙辰?!保嬋R臣《虛齋名畫錄》卷十五)

五月五日,梅清題石濤《放鶴圖》,為作《題石公〈放鶴圖〉歌》(《天延閣后集》卷三)。石濤亦有題畫詩,款曰:“梅淵公題予《放鶴圖歌》,知己同堂,闕一不可。端陽日,清湘道人偶書此紙?!?/p>

秋初,涇縣令鄧琪棻(字偉男)至宣城,后石濤與之同歸涇縣,作《賞溪圖》(又稱《清溪小艇圖》《幕山大觀亭圖》)。

《賞溪圖》跋:“菊寒秋盡曉煙開,結(jié)伴相尋草色媒。紅樹千林藏幕府,白云一帶護琴臺。西南溪接龍門隱,東北峰連馬渡來。不向大觀奇處索,卻于何處把詩催。涇川明府鄧又清招余及諸同人登水西幕山大觀亭,命余為首唱七律二首之一。道翁見而喜之,屬寫其意并書博教。丙辰歲清湘石濤濟雙幢?!弊笙掠职希骸巴┌厍嗲鄳浥f游,明霞撲面轉(zhuǎn)生愁。念年不渡賞溪水,圖畫中看一小舟?!顿p溪》一紙,向余宛中所作,今十有八年矣,吾友竺公攜金門復歸邗上,得觀再書數(shù)字??喙虾蜕袧!保ㄈ毡尽吨悄袭嫶蟪伞返谑痪砩剿S二,《神州國光集》第十八集《石濤上人山水雙題》)

后石濤又作《紅樹白云圖》,款云:“吾鄉(xiāng)鄧偉男知賞溪事,招余同施愚山、徐竹逸、吳天石、饒至立等十余人,營水西幕山大觀亭,唱和二首之一。偶憶舊游勝地,寫此小幅。清湘大滌子濟?!保ㄉ綎|濟南市博物館藏)

約九月,為邑人昝肇修畫像,梅清有詩題畫。

梅清《題昝肇修小影》:“石公妙手果天然,野興蕭騷信筆傳。若使松間得閑坐,休于此外更求仙?!?(《天延閣后集》卷三《丙辰詩略》)

十月,曾往揚州,為汪楫寫有《山水小冊》八幀。

本年底,旅庵本月卒。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

春,施閏章曾招石濤等游敬亭山。

石濤康熙二十三年為趙閬仙作設色山水圖冊第七開《云壑煙松圖》款曰:“愚山先生招游敬亭,歸路分得‘煙’字。丁巳詩,甲子三月忽憶愚山,圖此。清湘?!保ü蕦m博物院藏)

夏,在廣教寺作《詩畫合璧圖》。

浙江石門人鍾朗至宣城,于廣教寺拜訪石濤,石濤有詩及序記其事。

石濤《鐘玉行先生枉顧廣教寺》:“丁巳夏日,石門鍾玉行先生枉顧敬亭廣教寺,言及先嚴作令貴邑時事,哀激成詩,兼志感謝,錄正,不勝惶悚?!逑婵喙虾蜕姓淹ぶp幢下?!保ㄒ娭x稚柳《鑒余雜稿》)。梅清亦有《鍾玉行先生來宛,不數(shù)日有金陵之行,作此送之,兼訂后游》詩(《天延閣后集》卷三《丙辰詩略》)。

按,鍾玉行,韓林德《石濤評傳》以為即是涇縣縣令鄧琪棻,當誤。胡昌基輯《續(xù)槜李詩系》卷二鍾朗小傳:“鍾朗,字玉行,石門人。順治己亥進士,官至陜西提學道?!?/p>

初秋,至涇縣,在水西書院作《天育驃騎圖》和《山水人物圖》卷之“鐵腳道人”。

石濤《天育驃騎圖》款:“時丁巳新秋,客水西書院,偶讀少陵《天育驃騎歌》,師松雪筆意為之,任是清湘一家法。石濤濟道人?!?/p>

深秋,應姜學在之邀往游蘇州,作《山水圖》冊之第四開。

石濤《山水圖》款云:“丁巳秋深寫于虎丘之西塘?!保ㄌ旖蛉嗣衩佬g(shù)出版社《石濤書畫全集》,1993版)

冬,梅清當有畫贈石濤。

梅清《題畫贈敬亭僧》:“敬亭高衲隱高蹤,巖下流泉巖上松。唯有孤云解禪意,因風時引一枝筇?!保ā短煅娱w后集》卷四《丁巳詩略》)

十二月,作有《山水詩冊》八開贈吳彥懷。(香港黃秉璋藏作《東坡詩意圖冊》,九開)

其第八開石濤跋:“康熙丁巳十二月燈下偶涂此冊,總用坡公語漫成一絕,書發(fā)彥老道翁一笑?!庇职希骸岸∷仁率迦?,偶書彥懷居士冊本?!币娕苏裏槨堵牱珮菚嬘洝肪硭?。

十二月十五日,為吳彥懷書松石圖故事。十二月十七日,又題:“次韻呈彥老一笑。清湘小乘客石濤濟十七日稿?!?/p>

時許茹在宣城,與石濤游。

石濤《溪閣圖》詩跋:消受名山處,清音小閣閑。悄聲低竹鳥,故意高云鷴。許子歌將歇,濤僧記一斑。彥郎興不淺,或首空躋攀。秋日仝吳彥懷、許子柔登溪閣,并畫。石濤。(《石濤書畫全集》下卷第390幅,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3年3月版)

許茹,字子柔,歙縣人。許楚子。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

四月,作《湖上青山圖》。上海博物館藏

石濤《湖上青山圖》跋:“湖上青山處處出,江風日日東扁舟。墨痕倒著云翻壁,卻寫新詩話別愁?!焙笫穑骸拔煳绯跸倪^□水,燈下與驚遠、元素二公話別,偶作此畫,戲題博教,石濤濟?!?□水,當為宛水。吳震伯驚遠、吳履伯元素。

六月,應鐘山西天道院之請,經(jīng)蕪湖至南京。后又至揚州,寓耕心草堂。

汪士茂《種松圖》跋:“時戊午長夏,石公和尚應鐘山西天道院之請,舟過鳩江,出《種松圖》見示……”

喝濤游石埭,梅清作《送喝公游石埭兼致姚明府》送之?!短煅娱w后集》卷四《戊午詩略》

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

十月,回宣城,為吳震伯作《竹石梅花圖軸》寄“懷祖先生”。

石濤《竹石梅花圖軸》款曰:“吳驚遠屬寄懷祖先生。己未十月,石濤濟。”(《清初四畫僧精品集》上)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約三月,離宣城,與孫卓同至南京,住長干寺一枝閣。

梅清《送石公暫還白下兼致喝師》(《天延閣后集》卷六《己未庚申詩略》),其前后詩均為春作,故石濤當亦于春暮離宣城,四月在南京書杜甫《觀曹將軍畫馬圖引》時已署“庚申初夏秦淮之懷謝樓”。

石濤《時同孫如齋學士同行》:翩翩才子擅風流,阮瑀清聲自不侔。書記久聞推許下,尊翁新名復壯州。好從校獵承恩起,定有奇文側(cè)席求。枚馬自來稱并駕,一時重馬任優(yōu)游。(石濤《山水冊頁》題跋)

孫如齋,即孫卓,字予立,號如齋,宣城人。康熙十八年榜眼,時任翰林院編修。

七月七日,吳肅公在南京,為其《山水冊》題跋。

吳肅公跋:“漸公高士逃禪,畫在倪、黃之間,新安好手皆其陶染。予不諳畫法,愛其閑靜簡遠,如對幽人,如聆禪悅。此冊江子允冰所珍,而驚遠購得之,一臠而九鼎染指矣。二子皆吾友,亦楚弓楚得也。街南肅公題,庚申七夕?!保ā妒冽S書畫錄》丑集)

約八月,自南京回宣城,處理移居長干寺事務。

李驎《大滌子傳》:“在敬亭住十有五年,將行,先數(shù)日,洞開其寢室,授書廚鑰于素相往來者,盡生平所蓄書畫、古玩器,任其取去。”(《虬峰文集》卷十六)

冬,梅清訪于一枝閣,并有詩寄喝濤于西天禪院。

梅清《題石公一枝處》《題喝公養(yǎng)靜處》《坐雪同石公、子彥》,《天延閣后集》卷六《己未庚申詩略》。

十二月冬至,梅清、梅以俊在南京,不久別石濤南還。

梅清《至日》:“忽忽已長至,誰堪客里身。驚新逢節(jié)序,屈指數(shù)歸人?!薄蹲┩?、子彥》:“客中愁是雪,而我獨開顏。將別故人去,能留數(shù)日閑?!保ā短煅娱w后集》卷六《己未庚申詩略》)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

一月十五日,梅清將上年石濤所贈《荷花圖》轉(zhuǎn)贈翼老。

《荷花圖》石濤款:“清湘石濤濟畫于一枝?!泵非灏显疲骸盎浳魇瘽蜕信假O此幅,余甚愛之。辛酉上元寄書于翼老年翁,并將此幅奉贈,應當有同好也。同年弟梅清識。”

翼老,不詳為何人。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

約十月,寧國府同知鄭載飏為迎接康熙南巡事至南京,石濤有贈詩。

石濤《宣州司馬鄭瑚山見訪枝下,時方奉旨圖江南之勝》,石濤《山水冊頁》題跋。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

六月二十九日,至宣城,在梅清天延閣作《山水畫》。

石濤《山水畫》跋:“偶歷溪山勝,殊看非世游。巖懸逼仄徑,暗瀑下重丘。嶺上幽花秀,潭心碧影浮。依欄心目爽,蒼翠耐人留。丁卯立秋前一日,于天延閣中作此,紀一日清課耳。清湘石濤濟山僧。”(《中國名畫集》第二十三集)

石濤同時在響山作有《策杖行》,《虛齋名畫錄》卷十五石濤山水冊十幀第二幀:“響山背面,恰如我法。小乘客濟,丁卯秋。”

按,朱良志《石濤研究》認為本年石濤并無宣城之行,其理由是梅清花果會并未提及石濤之名,其作或為贗品,或為回憶之作。朱氏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此二畫作于初秋七月,而梅清花果會在九月。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

約七月,梅清有詩來寄。

梅清《寄石濤(時在揚州)》:“廣陵秋色好,吾亦下江濆。”(《天延閣后集》卷十三《戊辰詩略》)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

約本年,在揚州作《蘆江獨釣圖》贈邑人倪正。

石濤《蘆江獨釣圖》跋詩:“觀湖才子江東仙,東方曼倩稱后先。”(《石濤畫集》,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60年版)

按,此原為梅清《寄倪觀湖》詩中句,見《天延閣后集》卷一(甲寅)。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

本年,吳肅公有揚州之行,寓吳承勵處,觀石濤畫小照。

吳肅公《吳懋叔像贊》:懋叔敦尚風雅,有遺世之思。與僧石濤善,嘗出畫示予,石濤二人小照也,殊不甚似,顧予曰:“更命畫先生而予侍坐,可乎?”予笑而未應。逾年,懋叔卒。(《街南續(xù)集》卷七)按,吳承勵,字懋叔,明年卒,故吳肅公之揚州自在本年。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

夏,吳肅公在揚州,為石濤《墨筆花卉人物冊》八開題跋。

第四開《殘荷》吳肅公跋:“六月炎風波欲綻,一亭香雪夢但寒。芳塵漂泊空蒙里,不似春花滿路殘。晴道人肅公。”第八開《雞冠花》跋:“望之如木堪誰冠,怪底聞聲未有時。春日繁華無汝分,尊前刀幾不須清。右四十年前詠雞冠花詩警句也,憶書之。晴叟吳肅公,乙亥夏月?!保ㄉ裰輫獗尽洞鬁熳宇}畫詩跋》卷三)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

約本年,吳肅公在揚州,為石濤和查士標(字二瞻)合作之山水立軸題跋。

吳肅公跋:“查翁圖未竟,屬石濤補山成之,兩君意不侔,此圖居然合壁。晴道人肅公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京1-3977)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

本年,石濤卒于揚州。

汪世清《石濤散考》,《朵云》第五十六集,2002年。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3)

十二月一日,邑人劉鼎臣為許華生所藏石濤《溪南八景圖》題跋。

劉鼎臣跋:吾友睡山先生,風雅性成,品藻識高,其嗜繪事也,蓋不啻球琳瑯,象犀珠貝,而于石公墨妙好之尤深,有投以寸箋尺幅者,不惜重價購之。此溪南八景頁,延陵家寶也,而景怡吳君知睡山心乎愛矣,欣然持贈,固睡山平時之篤于友誼有以致之使然,而景怡之慷慨亦具見一斑已。猶憶辛亥秋,予于睡山壁間見所懸方正學公《無可與言圖》、周忠介公《雪中山茶圖》、金圣嘆先生《枯木竹石圖》,寓意深遠,落筆神妙,皆希世之珍,而睡山搜羅得之,歐陽子所謂“物莫不聚于所好”,其信然與抑?睡山所藏名跡如此者不可覶縷,嘗出什一見示,已令我如入山陰道上,目不給賞,故因記此頁而牽連書之。時甲寅嘉平月朔日,宣城劉鼎臣跋。(《虛齋名畫錄》卷十五)

許華生,字西岑,號睡山,歙縣人。石濤友許松齡孫。

(作者系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安徽省檔案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韓愈文化研究會理事)

【責任編輯:zhanglingyan】

用戶評論

已有0人評論
    新聞快報 閱讀全部
    社會萬象 閱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