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玲
第1037期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Ke Family and Hu-Shi In Ruichuan Village
摘 要:
安徽績溪瑞川柯家與胡適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這種密切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在:新安柯氏宗譜由胡適叔父領(lǐng)銜編纂;胡適親自為柯氏先祖題像贊;柯氏多位先祖母均出自胡家;在胡適遭批的年代,柯家也收到一定程度的牽連??潞鷥杉沂来藓茫驗閮杉矣兄餐奈幕诵膬r值追求,那就是:愛公益,愛家鄉(xiāng),愛文藝;重文化,重傳統(tǒng),重情誼。
關(guān)鍵詞:
胡適研究 家族研究 柯氏 胡氏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e family and Hu-Shi In Ruichuan Village J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is very clos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genealogy of Xin'an Ke was compiled by uncle of Hu shi; Hu Shi composed poems for the portrait of Ke's ancestor; in history many wives in Ke family were from Hu; When Hu Shi was disgraced, Ke family was also to some extent involved. The friendship of Ke and Hu has lasted through generations, for the reason that Ke and Hu shared the same cultural pursuit in core value: love for commonweal, love for hometown,love for literature and art; value culture, value tradition, and value friendship.
Key words:
study on Hu-Shi family study Ke family Hu family
一直聽祖輩說,我們鹽城柯家祖上來自安徽績溪。三十年前在大學(xué)學(xué)習(xí)現(xiàn)代白話文運動時,知道胡適先生是安徽績溪人,我還曾跟同學(xué)開玩笑說“胡適先生跟咱是老鄉(xiāng)呢”,大家一聽哈哈大笑,我也一起大笑。
隨著年齡的增長,戀家之心益發(fā)加重。2013,適逢天命之年,經(jīng)過周密策劃終于在生日當(dāng)天,回到了安徽老家,回到了先祖160多年前被迫逃離的故土——績溪上莊瑞川。然而,似乎在意中又出乎意外的是,在我漸漸走近祖居地的同時,我與胡適先生的距離突然變得越來越近,我與胡適先生老鄉(xiāng)的兒時玩笑也變得越來越真切,直到最后竟然發(fā)現(xiàn)柯家胡家還曾親如一家。
1
柯氏宗譜,胡適族叔領(lǐng)銜編纂
家譜乃家族之本,《新安柯氏宗譜》是筆者此次尋根的重要依據(jù)。想象中以為家譜只是一本小冊子,或者一本線裝書。而事實上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新安柯氏宗譜》,令人驚嘆不已:這簡直就是一套精美的巨著!凡26卷,12本,洋洋灑灑,卷頁浩繁,刻印考究。雖然問世已接近九十年,但宣紙柔韌如絹,徽墨清香猶在,楷書遒勁有力。這也可以說是我首次見到的宣紙和徽墨結(jié)合得完美如此的作品!
《新安柯氏宗譜》凡例中注明“茲譜系歙東大谷川、歙南竹溪、績西產(chǎn)瑞川三大族合修……徽之名舊為新安,”所以叫《新安柯氏宗譜》?;罩葑怨偶礊槿宋牟⒅兀缎掳部率献谧V》更是內(nèi)容廣泛,不僅囊括了徽州柯氏之全部,而且體現(xiàn)了志書的幾乎所有規(guī)范格式和內(nèi)容。新安柯譜考證翔實,特別是世系源流盡管十分繁雜,但譜中闡述十分清晰,條理分明。由于年代比較接近,譜中部分文章已接近白話,可讀性較強?!翱傊伦V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譜。不僅對研究柯氏宗源而且對研究徽州山川景色、風(fēng)土人情乃至編史修志均有參考價值”。[1]
《新安柯氏宗譜》修于民國十四年(1925),如此浩大的工程,有賴于一支強大的編寫團隊?!靶拮V名目”中還一一列出了修譜團隊人員名單,包括編纂1人,總理4人,贊修13人,庶務(wù)19人,圖繪2人,校對4人,會計4人,司膳2人,計49人。編纂者是編修宗譜的靈魂人物,近似于當(dāng)今叢書的“主編”,也是后世讀者所能直接看到的著作權(quán)人?!缎掳部率献谧V》的編纂者并不姓柯,而是績溪上莊的胡祥木先生。
胡祥木先生為胡適的族叔(字近仁),此叔侄之間既親亦友,可謂無話不談。胡祥木出于徽商家庭,其家在旌德縣三溪鎮(zhèn)開設(shè)胡景隆號,有雜貨、布匹、有當(dāng)鋪,還有藥店,并置有田產(chǎn)。胡氏宗親中,數(shù)胡祥木與胡適情誼最深,對胡適的幫助也最大。胡祥木也是故鄉(xiāng)最了解胡適心事的人,在胡適的通信中,胡適甚至將自己與江冬秀結(jié)婚完全是屈于母威之類的話都愿意向這位叔叔傾訴:“不為吾母起見,吾絕不就此婚事!”胡適乃心性溫和之人,說話如此激烈決絕,在胡適一生的言談中,恐怕都難以找到幾句如此果決的話。
胡祥木,《新安柯氏宗譜》的編纂者,胡適的叔父,一下子拉近了績溪瑞川柯家與胡適的關(guān)系。
2
柯氏遺像,胡適親筆題字書贊
《新安柯氏宗譜》的第一卷為“像贊”,共收錄了包括新安始祖宋禮部尚書柯穎等83位柯氏諸公的像及贊。修譜三年前離世的柯澤舟先生的像贊是作為活頁加進去的?;蛟S是宗譜定初稿時澤舟先生尚健在,而1925年譜成后澤舟先生離世,故另作活頁補遺。澤舟先生的像贊正面右上題字“績溪柯澤舟先生遺像”,正是胡適先生所書,落款“胡適敬題”傳達了胡適作為后生對先輩鄉(xiāng)賢的敬意。
1998年《績溪縣志》記載:瑞川柯澤舟先生生于1868年,卒于1922年。澤舟先生逝世時,胡適為其遺像題贊:“澤舟先生,溫文可親,病者之友,一鄉(xiāng)之仁,一別十年,生死永隔,題君遺像,凄然太息” [2]。
澤舟先生世業(yè)從醫(yī),一向慈善為懷,“每逢貧苦病人不能付藥費,則為其掛帳買單。略有余款,開辦國民學(xué)校——耕心學(xué)校,為貧困村民免費提供入學(xué)機會。[3]”柯澤舟是徽州著名醫(yī)生,曾任全國醫(yī)界聯(lián)合會調(diào)查員。澤舟先生不只醫(yī)治人們的疾患,對人們的精神的健康也尤為重視。創(chuàng)辦學(xué)校,并親任校長,為此還曾獲得安徽省獎狀。澤舟先生還多才多藝,善詩文,擅書畫。成果流于后世,其中醫(yī)著有《耕心別墅醫(yī)案》《杏林雜綴》,詩文著作有《無機集》。
3
柯氏先祖母多位來自胡氏
當(dāng)然,柯家與胡家的情意遠不止和胡適一人。在筆者首次研讀《新安柯氏宗譜》時,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柯家多位先祖的生平簡介中,都有“配胡氏”或“聘胡氏”字樣。
僅以柯澤舟先生為例,澤舟先生的母親為“胡氏”,澤舟先生的妻子為“胡氏”。澤舟先生的四房兒媳中有兩房為胡氏。柯家與胡家通婚為何如此頻繁?筆者至瑞川實地考察后就完全明白了??录摇⒑医阱氤?,如今汽車到上莊下車,到了胡家也就到了柯家。一條小溪,一座小橋。橋東為柯家,橋西為胡家。
站在瑞川村口向西看,上莊鎮(zhèn)背后蜿蜒起伏的山頭正是柯氏祖塋所藏之地。老人說宋朝部尚書柯穎公遷居新安,十二世祖柯昭遷至瑞川可能比胡氏要早,人口比胡姓要多,但因元末柯大統(tǒng)起義失敗,柯家?guī)缀踉庥鰷珥斨疄?zāi)后,宗祖四處逃散,瑞川柯姓人口銳減。關(guān)于柯大統(tǒng),胡祥木先生在《新安柯氏宗譜》中作專文記述和評價,稱其為“草莽之梟雄”。
依筆者看來,柯家和胡家的姻親關(guān)系密切主要是地理和交通原因。徽州地區(qū)多崇山峻嶺,山道彎彎,崎嶇不平。相距不過三四十里的兩個村子被一座高山阻隔,繞道行走,就恐怕需要一天多時間。胡適的上莊和江冬秀的江村之間就是這樣的時間和距離。這樣的山路,石頭風(fēng)化得厲害,有些地方全是泥土,轎夫行人走路都很不方便。舊時瑞川幾乎四面環(huán)山,山里人要出山談何容易。普通老百姓的女兒嫁到山外去在舊時單是行路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生在徽州,前世不修,十二三歲,往外一丟”說的都是徽州男兒??兿鸫?,這個山坳里的一大塊平地上住著胡姓、柯姓、程姓等幾大宗族,宗族之間相對聚居,這種傳統(tǒng)至今還可以從徽派建筑上看得清清楚楚。先輩自然知曉五服之內(nèi),同姓之間不宜通婚。胡家乃上莊大族,人口多,人丁旺,距離近,結(jié)親后走動十分便捷,因此,柯氏宗譜中柯家的多位先祖母為胡氏女兒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作者系東華大學(xué)服裝與藝術(shù)設(shè)計學(xué)院教授,非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