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回鄉(xiāng),紅包拿到手軟
記者:羅燁(《宣城廣播電視報》社)
地點:河北邯鄲
關(guān)鍵詞:紅包,大鍋菜,讀書熱
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早期,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yǎng)生息,并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作為新嫁婦,記者今年第一次在河北邯鄲過年。
新嫁婦頻收紅包
自從工作后,過年紅包基本和我絕緣。但這次回家過年,我卻再次被幸福的紅包包圍。結(jié)婚當天,我在一路的鞭炮聲中穿著喜服坐著喜車嫁到了我的婆家,車上的大娘叮囑我說到了婆家后不要急著下車,要等你的公婆給了“下轎禮”才能下車。當婆婆找開車門把大紅包放到我手里后,我便被簇擁著進了新房。
正月初一,按照習俗,我和老公起早給父母拜年,剛跪下,爸媽兩個大紅包就塞到了我們手里。大年初二,老公的姐姐、姐夫來家拜年,吃完早飯后,姐姐笑嘻嘻地又塞給我們一個紅包。按禮,初三開始我們應(yīng)該要去其他長輩家拜年,有了頭兩天的經(jīng)歷,我們實在不好意思再接收老人們的紅包了,就連我老公睡覺時還說夢話:“不要收,不要再接錢了?!钡牌艆s說:“新婚第一年,一定給家中每個長輩家拜年,如果不去,反倒讓長輩們不高興?!?/FONT>
大年初三開始,我和老公一起到舅舅、外婆外公等長輩家里轉(zhuǎn)了一圈。公公說,給新婚夫婦紅包是邯鄲的風俗,這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婆婆還打趣我說:“明年你們生個寶寶,就又可以收紅包了?!?/FONT>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