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夜里,一個陌生電話里的求助,讓劉禮泉瞬間沒了睡意。
他開車趕往市區(qū)昭亭北路,一輛浙江臺州的汽車在這里拋了錨,正等待救援。
半小時后,拋錨的汽車恢復了正常。車主激動不已,拿出200元現(xiàn)金,就要往劉禮泉的懷里塞。劉禮泉退后幾步,連連擺手:“我們是公益救援,不會收一分錢!”
這是志愿者劉禮泉的日常一瞥。43歲的他,投身社會志愿服務已有17年,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2萬多小時。
作為宣城自駕車志愿者團隊的負責人,他帶領隊員至少免費救助過1萬多輛汽車,幫助過抗戰(zhàn)老兵、孤兒學生、貧困老人、殘障人士等超過2萬人。
公益“達人”
現(xiàn)任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公車中心副隊長的劉禮泉,曾有過5年的軍旅經(jīng)歷。
在部隊深受雷鋒精神影響的他,褪下軍裝后,依然保持軍人本色,熱心公益事業(yè)。
“過去,宣城的公益組織很少,經(jīng)常能參加的志愿活動就是獻血、幫扶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眲⒍Y泉說,2015年,他牽頭成立了宣城自駕車志愿協(xié)會,希望能做出更多更實在的公益行動。
針對很多自駕車主反映的遇險救援難問題,他策劃了車管家快速公益免費救援便民項目——無論何時,只要宣城市區(qū)的車主求助,他和他的志愿服務隊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進行免費救援。幾年來,上千名志愿者參與了這項活動,救援次數(shù)達到10000多起,超萬名車主從中受益。這群呼之即來的志愿者,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溫暖。
2019年夏天,臺風“利奇馬”突襲宣城,多地受災??吹叫侣劦膭⒍Y泉坐不住了,他不僅在線上調度協(xié)會在各市縣區(qū)分隊的救援力量,成功轉移群眾500余人,還第一時間帶領志愿者趕到現(xiàn)場,駕駛沖鋒舟在洪水中救出18人。隨后,他還組織了募捐活動,為受災較重的寧國災區(qū)募集善款28000余元。
同樣是2019年,郎溪39歲的退伍軍人季必林不幸離世,妻子尊重其遺愿,捐獻了其心臟、眼角膜等器官,并成功救治7人的故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深受感動的劉禮泉,得知季必林家曾是當?shù)亟n立卡的貧苦戶后,3次組織社會募捐,募集2萬余元善款,給季家送去溫暖。
救孤助學,他曾50多次深入鄉(xiāng)村了解狀況,對接社會資源,募集各類財物折合人民幣19萬余元,點對點送到幫扶對象手中;開著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宣城大部分學校都留下了他的腳印和汗水,受益學生達到幾百萬人;心系視頻里的困難兒童,他把愛心送到了大涼山……
今年,他更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謀劃了一系列公益行動:保護母親河、參與文明創(chuàng)建、設立小區(qū)救援便民驛站、關愛老戰(zhàn)士老黨員等。其中,“我為群眾辦實事,益起關愛眼健康”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志愿服務項目,籌資達500多萬元,正陸續(xù)覆蓋宣城市700多個村莊(社區(qū)),為5000多名困難學生、留守兒童帶去生活用品等物資。
戰(zhàn)疫“鐵人”
除了是公益“達人”外,這兩年劉禮泉又多了一個外號,人稱戰(zhàn)疫“鐵人”。
在去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劉禮泉就像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著。身為小區(qū)5號樓的樓棟長,他自愿在每天起床后,第一時間穿上一次性塑料雨衣,背起消毒液,花費一個小時為整棟樓的樓道消毒。然后再回家給年前剛動過手術的愛人和兩個孩子準備早餐。
即便如此,每天8點前他都會趕到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公車中心,安排好人員值班,保障公車運轉。9點,他再趕到市區(qū)宛溪南路上的愛心驛站,免費為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志愿者的車輛消毒。做完這一切,他還得去“送菜”。
去年受疫情影響,物流不通,玉山扶貧基地有3噸香菇等農(nóng)產(chǎn)品滯銷,農(nóng)戶們十分焦急。劉禮泉得知后,第一時間找到基地對接,并主動聯(lián)系單位食堂采購,隨后他還找人研發(fā)微信小程序進行銷售。
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努力,他的志愿團隊為玉山扶貧基地和貧困戶銷售配送了蔬菜、家禽、蛋類共計30多萬斤,累計銷售滯銷農(nóng)產(chǎn)品達1000多萬元,幫助市區(qū)3萬余戶家庭公益派送上門,解決了貧困戶農(nóng)產(chǎn)品滯銷難題。
從不停歇的公益行動,為他贏得了無數(shù)榮譽。他曾多次獲得省、市“志愿服務先進個人”稱號。2020年,他還被評為“宣城最美戰(zhàn)疫志愿者”、“宣城好人”、“最美救援志愿者”、第六屆“宣城青年五四獎章”等。
面對榮譽和贊揚,劉禮泉十分淡然:“幫助別人所收獲的快樂,要遠大于得到榮譽。”他說,他會矢志不渝地做一個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shù)闹驹刚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