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現(xiàn)在的碰瓷黨,“招數(shù)多、演技好、團隊意識強!”這不,還有同伙打掩護……他們駕駛車輛在路上守候,伺機與車輛發(fā)生碰撞,以制造交通事故方式實施“碰瓷”。這樣“碰瓷”,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基本案情
被告人甲負責(zé)駕駛面包車,跟蹤并超過目標貨車一段距離后將車停在路邊,打開雙閃或者后備箱門,使目標貨車減速變道行駛。當貨車靠近時,被告人乙負責(zé)將自行車扔至貨車車身,倒地并將事先準備好的豬血吐出佯裝受傷,制造虛假交通事故。被告人丙負責(zé)假扮附近路過的村民,對虛假交通事故進行調(diào)解,并向貨車司機收取“調(diào)解費”。
逼真的演技,專業(yè)的“劇本”,屢屢得逞的僥幸,使他們在詐騙的路上越走越遠。40起精心策劃的交通事故從2021年上演至2023年,三名被告人就此獲得詐騙金額共計63600元。
案件審理
本院經(jīng)審理認為,三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碰瓷”制造虛假交通事故等手段,詐騙他人財物,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gòu)成詐騙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四條,第五十二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二百零一條之規(guī)定,依法判處三名被告人一年到三年九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近年來,伴隨機動車的快速普及,道路交通流量劇增,“碰瓷”類違法犯罪悄然興起,且有蔓延之勢。所謂“碰瓷”,是指行為人通過故意制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采用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碰瓷者花樣多,“跟蹤超車”“超速停車”“制造事故”“偽裝調(diào)解”,“四部曲”式的碰瓷作案手法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法官說法
為此,潛江市人民法院在此提醒廣大車主、司機朋友要引起高度警惕,增強法律意識,提升對各類碰瓷作案手法的鑒別力,如果遭遇碰瓷,千萬別因為趕時間、怕處罰選擇私了,要堅持報警處理,讓不法分子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