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話題如今已是大學生間公開的談資,不少學校設有自動售賣機,甚至學校周邊的“日租房”、“鐘點房”應運而生。更有調查顯示,近半數(shù)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前不久,國家人口計生委發(fā)布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女大學生已成為人流“主力軍”。(10月21日人民網(wǎng))
不久之前,當看到報道說某某高校在進行體檢的過程中曾發(fā)現(xiàn)數(shù)十名女生懷有身孕的跡象,被學校強制退學,筆者就曾深感震驚。如今,看到文中所言,女大學生已成為人流“主力軍”,以及48%大學生贊成“戀人間發(fā)生婚前性行為”的調查結果,加上“近40%的大學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侶是否是處女(或處男)”的抽樣調查,筆者更是唏噓不已。
對于學生早戀的現(xiàn)象,筆者一直認為,我們并不必刻意去反對這種做法。學生之間相互有了好感想談談戀愛,在戀愛期間相互述說一些和家人都不曾說過秘密隱私,拉拉手,擁擁抱,讓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孤獨,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如若將這種關系建立在對性的欲望之上,將其當成一種娛樂甚至是游戲行為,筆者認為其非但不可取,甚至還是應該禁止的。
大學生作為“天之驕子”,應該有理想,有抱負,刻苦學習,追求進步。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在國內外客觀形勢影響下,一部分大學生漸漸拋卻理想,迷失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物欲世界里,享受著“性開放”帶來的種種快意。誠然,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性開放是從外國引進的一種新的思想潮流,但中華民族之所以提倡改革,其目的在于讓國家變得更為富強、讓國人變得更為堅強,如若其走向極端將自身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完完全全地摒棄,而去全盤接納外國的思想觀念,又令人殊為痛惜。
含蓄矜持一度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如今已成了過往云煙。校園周邊的設施雖不完善,但各式小賓館和日租房卻相當紅火,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學城的學生,就能窺見一斑。一到晚上和周末,這些賓館就熱鬧起來,學生情侶們手拉手大方地出入,人多時甚至要提前預定,完全是一種“游戲人生”的態(tài)度。大學生是社會的人才儲備,一旦將這種態(tài)度帶到工作崗位和以后的社會生活中,勢必造成他們缺乏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對社會生活中的大事漠不關心,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
行為者在某種社會風氣的環(huán)境中,他們能否做出符合公共文明的行為,這必然受到社會風氣的導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領域的道德缺失現(xiàn)象日益凸顯,“坑蒙拐騙”、“見利忘義”等行為層出不窮,這些劣行不但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經濟活動,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半x婚、同居、一夜情等事情不再讓人聞之色變,甚至是司空見慣了?!庇谑?,“社會的寬容導致人們的價值觀也在發(fā)生變化,處于思想變化期的大學生更容易接納這些觀點,對待性形成了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痹诖祟惒涣硷L氣的影響下,大學生同居便層出不窮,演繹了一幕幕社會亂象。
然不可忽視的是,由于性安全意識淡薄,有過性關系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生殖器曾經患病”,包括炎癥、性病,甚至有個別被確診為艾滋病。同時,人流易造成女性不孕,可能產生未婚先孕、流產、被傳染性病等危險。戀愛中,攀比和炫耀心理嚴重,其戀愛消費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還給父母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在社會責任感缺失、婚姻忠誠度降低、引發(fā)心理焦慮方面,性開放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由此說來,大學生性觀念亟需引導。如同學者所言,家庭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搖籃,從小讓孩子樹立良好的婚戀觀是每個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學是教書育人的神圣之地,亦是跨越在社會與學校之間的一道坎,戀愛是大學的一堂必修課,學校除了傳授一些學業(yè)知識外,應適當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性,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而社會則是低俗文化的凈化器,凈化程度與否,關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良好的社會風氣能給大學生高雅、健康地戀愛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大學生性觀念越來越開放,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但是,性觀念變化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也令人深深地擔憂,更值得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