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硯石品,林林總總,其間尤為名貴、稀缺和神妙者,當數(shù)“廟前青”。此類歙硯通體青碧,宛如綠玉,呵氣生水,溫潤細膩,在當今的古硯收藏者中聞名遐邇,但在悠長的硯史上卻有一個逐漸被發(fā)現(xiàn)和認知的過程?;蛟S,對“廟前青”的考索探微,迄今還沒有完結(jié)。
早在北宋,跟著以婺源龍尾山為中心的多處歙石硯坑的開發(fā),時人已將歙硯列為名硯之一。唐詢、米芾、高似孫、蘇易簡、唐積等所著硯譜和蘇軾、黃庭堅等的詩文中,對歙硯的 各種石品(金星、眉紋、羅紋、刷絲等),作出了較為精確的分類;其時盡管也有人注意到以蒼黑為基色的歙石中,偶亦有色調(diào)青瑩者,但在一個適當長的前史時期 內(nèi),并沒有出現(xiàn)“廟前青”的概念。在宋代士大夫的有關(guān)著錄里,似只要曾知青州唐詢描述過此類青硯的特征。曹繼善的《辨歙石說》轉(zhuǎn)引其文云:唐在金陵同僚處 曾“見一硯,方四五寸許,其色淡青如秋雨新霽,遠望暮天;表里瑩潔,都無紋路,蓋所謂硯之美者也。云得于歙,不知出于何坑,今不復(fù)有?!贝蟾攀沁@種石品的 稀疏,加之唐氏“今不復(fù)有”的權(quán)威性論斷弱化了時人的期待,有關(guān)青瑩歙石形質(zhì)的細膩素描在爾后的著錄中較為鮮見。直到清康熙年間,歙人汪徵遠才又有述及。 他大概研讀過前引文本,在其《龍尾石辨》中用與之一樣的筆法寫道:他曾從友人處得一黻字古硯,“石色淡清,亦如秋雨新霽,表里瑩潔”,“乃知龍尾之精以色 青肌膩為貴”。汪文較唐文進一步提出此石出于龍尾,但仍未予命名,并以“色青肌膩”概括出其基本特征也未提及其產(chǎn)于龍尾山何處坑口。
據(jù)筆者有限所見,“廟前青”的概念始于近代徽州藏家,而對其形質(zhì)加以明確界定的是當代已故硯史教授李明回。李氏在1980年代出版的《中國安徽文房四寶》中 提出:“歙石似黑實青,佳者透綠,呈青碧色,其通體青綠者,為‘廟前青’,是歙石中之珍品。”據(jù)此,他以為前述兩硯都能夠斷定為“廟前青”。
“廟前青”到底出于何處?有一個陳舊的傳說:龍尾山中“廟前坑”。此說首見于文獻者大概是清代官紳徐毅的《歙硯輯考》。徐氏于雍正朝中舉,出任新安衛(wèi),后幫忙安徽撫臬、徽州知府等處理乾隆朝的貢硯事務(wù),對歙硯多 有評述。其書稱:廟前坑在羅紋山(按指龍尾山)古廟前,石如紫玉色,間以金星,宋景祐時取石數(shù)塊,即迷失其處,至今失傳云云。近現(xiàn)代以來徽州等地的硯史研 討者據(jù)此記載及收藏實習(xí),多傾向于神廟說。如以為“廟前青”乃“廟前坑”之訛,而此坑由于并出青、紅兩色硯材,故與徐氏所錄“石如紫玉”相合;1990年 代初,大家在龍尾山口鄰近找到了長時間“蒼茫莫辨”的神廟舊址,使奇石珍品再現(xiàn)于世。這種“發(fā)現(xiàn)——迷失——再發(fā)現(xiàn)”的硯史敘事,輾轉(zhuǎn)相傳,似成定論。
按徐氏《輯考》勾稽古史,爬梳逸聞,長于博聞而短于求證。書中關(guān)于景祐年間(1034-1037)采石該坑的記載能夠接近于史實,其時唐詢 (1005-1064)正近而立之年,其入仕成名,著書訪友,在金陵得睹“廟前青”,似可作為旁證。但該坑是不是首發(fā)于景祐,當前尚無從證明或證偽;至坑 后是不是確有“神廟”,是不是采石數(shù)塊即奧秘地“迷失其處”,以致下延數(shù)代俱無蹤可尋?則其間疑點頗多,尚可探究。
一、 筆者曾兩度到龍尾山采風,頗覺神廟說似嫌勉強?!皬R前坑”遺跡地處龍尾山的古坑群落之中,東去百五六十米許即為硯山村口,其坑址地形高出山下芙蓉溪僅約 二、三十米;其旁三十米許,為與之平行的眉紋中坑,以及逶迤而下的羅紋坑、水舷坑(當?shù)胤Q金星坑);南面隔河相向,為硯山村水口左近的水蕨坑(當?shù)胤Q黃皮 坑)。“廟前坑”礦面較小,板層不甚穩(wěn)定,近年小批量出產(chǎn)過青、紅兩色石料,也有兩色相雜,或青底黑帶者,故鄉(xiāng)民習(xí)氣稱之為“玉帶坑”。歷詢當?shù)爻幱?,?稱此坑近年開掘殆遍,實為廢墟,無論硯山石工或前來考察的歙硯研討者,都沒有在這里發(fā)現(xiàn)過“神廟”的任何文明遺存。按徽州古俗崇拜多神。神廟是鄉(xiāng)土前史的表征,村落興衰的象征;且其地處水口要沖、村路一側(cè),周邊礦峒遍及,而單謂此坑出石即佚,似不在常理之中。故“廟前”一說,尚可存疑。
二、青瑩歙石盡管稀缺,但自宋至清,歷代都有少量“廟前青”(或“廟前紅”)歙硯傳 世,并非北宋時乍發(fā)即失,“今不復(fù)有”。僅筆者經(jīng)多年搜索,即別離藏有此類舊硯計三方。其一為南宋硯,縱21厘米,前寬13.5厘米、高3.5厘米;后寬 14厘米、高4厘米。變形蟬首池,順水流動式,硯堂微鼓,四側(cè)內(nèi)斂,橋梁抄手。通體青綠,間有蒼青色“玉帶”,金星少量。詢及當?shù)爻幱?,?jù)稱龍尾諸坑中, 只要玉帶坑(即“廟前坑”)才出這種石料,其底色多為淺灰,佳者泛綠,帶紋蒼黑,而通體深綠者絕少??梢娫摮幃敵鲇诖丝樱揖哂小皬R前青”石品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