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消息 由魯商傳媒集團澄心堂藝術中心主辦的“澄心堂中國宣紙、徽墨藝術座談會”昨天在濟南舉行。來自安徽涇縣的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宣紙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曹光華和來自安徽績溪縣的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文房四寶制墨藝術大師馮良才與山東藝術家盧洪剛、李學明、梁文博、燕守谷、徐華志、李向東、潘夢石、郭英培、朱崇昌等在座談會現(xiàn)場進行了紙墨藝術交流。
這幾年安徽涇縣宣紙價格一漲再漲,短短三年時間就翻了至少三番。即使在這樣猛漲的情況下,宣紙依然很俏,談到此種現(xiàn)象,曹光華分析說:“宣紙與書畫紙從外觀上看很難區(qū)分,兩張紙放在那里,90%的人都分辨不出來,需要試驗才能知曉。宣紙與書畫紙不同,書畫紙的紙漿是龍須草,而宣紙主要原料為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一棵青檀樹要長10到15年,它的皮才可以用。青檀樹和沙田稻草對種植環(huán)境要求都很高,都要在山區(qū)、丘陵地帶。宣紙有獨特的制作工藝且過程極其繁雜,原料需經過浸泡、灰腌、蒸煮、漂白等18道流程和近百個操作工序,歷時一年方可制成。從目前來講,宣紙每年都會有20%到25%的提價?!?/P>
徽墨不僅僅因為它在書畫史中的地位而重要,千百年來,制墨的藝人們精益求精,徽墨以其精美的造型、獨特的墨香和色澤獲得了自己獨立的審美價值。由馮良才創(chuàng)作的高級油煙墨系列、特制松煙墨、仿古藏墨等,以其獨到的用料、科學的配方、精湛的工藝享譽國內外。盡管徽墨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濃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真正懂墨、惜墨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連一些書畫家們也更愿意用墨汁這種方便快捷的工具來繪寫??墒邱T良才說:“真正的墨是墨汁無法替代的,墨汁浮躁,不顯靈氣,而墨則顯得深沉厚重、有靈氣;墨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幻濃淡而不影響其效果,可是墨汁卻只有單調的一種色彩?,F(xiàn)代的人不用墨的另一個原因是時代的快節(jié)奏打亂了人們原本平靜的心,人們在浮躁的心情下已經不喜歡工序繁瑣的磨墨、研磨,但是事實上靜靜地磨墨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我們將自己用心制作的宣紙與墨帶到澄心堂,希望讓更多的藝術家感受到好宣紙和好墨的書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