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尊馬克思銀像高15.5厘米、重250克,為純銀鑄造底座正中鑄有“卡爾·馬克思”俄文,下有“第六號,莫斯科鑄造”字樣,是全國唯一一尊馬克思銀像?!薄爱敃r敵人一次次上門盤查搜索,梅家沒有一個人透露銀像的下落,為保護銀像,他們?nèi)匀皇乜谌缙浚此朗刈o。”
正在講解的人,是在革命年代,為守護這尊珍貴的馬克思銀像而先后犧牲的梅大棟、梅大梁后人梅旌俊。
父子接力,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從梅旌俊爺爺那一輩開始,就一直是梅大梁烈士故居的義務(wù)講解員,到梅旌俊這一輩,已經(jīng)是第三代了。父親梅春平從小就知道作為烈士后人,應(yīng)該義不容辭地應(yīng)該讓更多人知道烈士故事,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信仰。長大后的梅春平,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數(shù)十載,從教生涯,為他積累了不少講解經(jīng)驗。退休后的他,富有感染力的“沉浸式”講解,總能引起游客的興趣。到現(xiàn)在,梅春平的義務(wù)講解員已經(jīng)干了整整30年了。
梅旌俊是梅春平的兒子,今年40歲,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聽長輩們經(jīng)常講梅大棟、梅大梁的革命故事。2015年,旌德縣版書鎮(zhèn)對破損的梅大梁故居進行修繕,并將梅大棟、梅大梁生前用過的筆記本、書包等物品進行了展列。2021年7月皖南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建成并開放,越來越多的學校、機關(guān)單位前往龍川開展愛國主義和黨史教育。由于父親梅春平年齡較大,精力跟不上,于是,遠在合肥工作的兒子梅旌俊,辭掉工作子承父業(yè),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播者。2年多來,他開展義務(wù)講解活動268余場次,志愿服務(wù)時長達352小時,累計服務(wù)群眾6000余人。
同村很多同齡人都不能理解,大城市上班的工資比村里的工資高多了,用梅旌俊的話來說,“一個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錢,雖然自己的收入降低,梅大棟、梅大梁是我的曾祖父,當時他們?yōu)榱烁锩鼮榱诵叛觯踔亮餮獱奚?,就是為了今后我們能過上美好的生活,現(xiàn)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一定要把這段紅色歷史傳承下去。”
整理資料,紅色歷史世世銘記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龍川,梅旌俊漸漸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龍川革命事跡知之甚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陣地,如果有完整統(tǒng)一的講解詞,就能清楚地闡述、再現(xiàn)當年的歷史,讓更多人了解紅色龍川。歷史事跡必須經(jīng)過求實考證,不能信口開河。梅旌俊把這個情況告訴父親梅春平,父子二人立即著手查詢收集各種資料??捎捎诋敃r執(zhí)行的都是秘密任務(wù),資料上記載的革命事跡都各不相同。他們仔細對比,多次走訪村里老人,了解先烈們的英勇事跡。一次一次地走訪,一點一滴地積累,終于梳理出了一套完整的講解資料。
紅色講解員就是紅色故事的講述者、紅色文化的傳播者。父子二人始終把宣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為一種使命、一種擔當,在每一次的講述中他用最真摯的感情,點燃大家心中的精神火炬,讓紅色文化根植于每一個人心中。他希望通過自己對革命先烈事跡的宣傳,讓更多的人銘記這段歷史,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
勇?lián)熑?,紅色故事綿綿傳播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講解工作看似普通平凡卻并不簡單。自從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為了將革命先烈的故事講好,梅旌俊狠下功夫,將學習變成日常,研讀講稿。好的講解技巧也是關(guān)鍵,他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去館內(nèi)學習試講,在一次一次的實踐中,梅旌俊不斷突破自己,講解也變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正是因為這樣的勤奮好學和不懈努力,讓他更快更好地進入了角色,圓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講解任務(wù)。
每次假期,紀念館開門迎客不打烊,梅旌俊的志愿腳步也不停歇。一連幾日,他都準時出現(xiàn)在紀念館門口,迎接前來參觀的游客。在這里,每年接待參觀者高達2000余人。他見過很多參觀者,有滿頭銀發(fā)的老者,有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也有胸前飄著紅領(lǐng)巾的青少年學生。一段紅色故事,既是一個生動的學習教材,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不論何時,梅旌俊總會親自到場給大家講述先烈們的紅色故事,帶領(lǐng)大家感受先烈們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都說英雄事跡常講常新,在每一次的講解過程中,梅旌俊也獲得新的感悟。
梅旌俊說:“雖然假期沒有休息,但作為一名紅色講解員,有責任有義務(wù)為大家講好紅色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黨的奮斗歷程,從而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要做講述者、喚醒者、傳承者,讓每一位參觀者都不忘初心向前進?!?/p>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的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暗扔幸惶?,我老了跑不動了,希望我的孩子、孫子能將這一傳統(tǒng)延續(xù)下去,繼續(xù)守護好龍川,講好龍川故事,讓后人都知道這里的紅色革命故事”,梅旌俊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