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蘭,蕪湖匯潤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自2006年至今18年來,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盡職盡責,有耐心,一步步從普通員工干到總經理。她是熱心的“楊大姐”,多年來,真心關愛殘疾人,默默地關心、愛護、幫助著殘疾人同事,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就業(yè)渠道,改善生活,2021年12月,公司被評為“全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她是大家庭的“頂梁柱”,十幾年來,公公患病,小叔子車禍,侄女撫育等諸多困難,和丈夫相互扶持、相互關心、珍惜彼此,共同用愛構筑幸福家庭。她是孩子們的“好老師”,常懷感恩之心,常行為善之舉,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努力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傳播正能量。她先后榮獲三山經開區(qū)農村青年“創(chuàng)業(yè)之星”,“巾幗建功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三山好人”等榮譽稱號。
用“真心”關愛殘疾人,是我的責任
今年五十多歲的楊翠蘭在單位就像鄰家的一位長者,和藹、熱情、寬和、親切,大家都親切地叫她楊大姐。十幾年來,她用自己的熱情和愛心為公司、為員工、為身邊人默默無聞地做好事,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贊揚。
2014年,三山街道三山村村民王金*是個多重殘疾人,經熟人介紹來到了匯潤制衣有限公司并找到楊翠蘭,想在公司找點活干。當時,楊翠蘭還有點猶豫,擔心他畢竟是個殘疾人,干活不比在家里,磕著碰著怎么辦。介紹人看出楊翠蘭的顧慮,說道:“他母親因突發(fā)腦梗導致下肢癱瘓生活無法自理,父親要照顧母親無法外出工作掙錢,一個姐姐也已經出嫁,一家三口沒有經濟來源,僅靠低保金維持生活,母親常年吃藥光靠低保金的錢根本不夠,生活實在是困難,急需要掙錢?!甭犃私榻B人說的情況,楊翠蘭立即決定收下他,當天就來公司上班了。
自此,楊翠蘭也就接下照顧王金*的活兒。楊翠蘭安排他做一些簡單的包裝衣服的工作。一開始,他不會打包,楊翠蘭就耐心地手把手指導,但到了第二天,他上班時就又忘記了,楊翠蘭又一步步地從頭教,還安慰他不要急,只要好好學一定能學會。經過楊翠蘭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教,他終于學會了包裝衣服,而且還包裝得很漂亮。無事時,他就在公司打打雜,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即使如此,還是不夠補貼家用,經常沒到發(fā)工資時他的錢就花光了,楊翠蘭經常自掏腰包給他買一些生活用品。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王金*得到了楊翠蘭的很多幫助和照顧,這一幫就是十個年頭。
今年39歲的王金*已在公司干了十年,期間他的父親因飽受胃癌和腸癌折磨2年多,最終在2022年2月不幸離世。辦完父親喪事后,姐姐就把母親和他帶去上海,準備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母親和弟弟。照顧了兩個月,姐姐就感覺到很吃力撐不下去了,他不愿拖累姐姐,再加上也不習慣待在上海,于是,又回到楊翠蘭這里上班,他已經習慣了楊翠蘭的照顧。楊翠蘭看他一個人在家住不放心,就在公司安排了一間宿舍給他居住,公司24小時都有人在,也不擔心他的安全問題。
楊翠蘭不但收留了王金*,還先后破格錄用了殘障人士唐義*(安徽省巢湖市含山縣卲關鎮(zhèn)謝集社區(qū)居民)、肢體殘疾的楊*(上游社區(qū)居民)。
唐義*的妻子在楊翠蘭所在的公司上班多年,看楊翠蘭這么有愛心,就大著膽子向楊翠蘭說了也想把自己肢體殘疾的丈夫介紹進來的想法,說丈夫由于殘疾找不到工作,一家三口全靠她這個女人掙錢養(yǎng)家糊口,實在是困難,楊翠蘭聽后很是震驚!埋怨地說:“你怎么不早說,早知道我會早點安排你丈夫來公司工作?!庇谑?,第二天,唐義*就來到了公司,楊翠蘭立刻就給他安排了工作和住宿讓他們安心上班,夫妻倆很是感動,一個勁地說著:“謝謝好大姐!”楊翠蘭笑著說:“不用謝,照顧你們是我的責任,你們安心工作,多掙點錢回家過好日子?!?/p>
楊*(肢體殘疾)居住在三華新城安置小區(qū),和楊翠蘭所在的公司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她母親聽到在公司上班的員工說起楊翠蘭的善舉,立即想讓自己的女兒也進去上班,她夫妻倆正愁女兒這個樣子以后怎么辦呢,于是就拉著那位員工想叫她幫忙介紹,沒想到下午就收到楊翠蘭叫楊*上班的消息。
自此,楊翠蘭不但自己對他們照顧有加,還交代公司領班、員工一起在工作中、生活中幫助和照顧弱勢的同事,事事都讓他們優(yōu)先。疫情期間更是如此,第一時間就給殘疾同事發(fā)口罩,還親切地叮囑他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外出,做好個人防護。公司的員工在楊翠蘭的引導和帶動下,不管是到食堂排隊打飯,還是疫情期間排隊做核酸,員工們都主動讓他們先來,沒有一個人和他們搶,讓他們感受到公司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公司員工有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楊翠蘭,她也是盡己所能幫忙他們,她的善舉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贊揚!
用“行動”支持殘疾人,是我的快樂
2016年7月,三山殘疾人互助中心負責人姚慧找到楊翠蘭,說她那兒有十幾個有就業(yè)意愿的殘疾人,想掙錢補貼家用,但是由于自身身體的原因,一直都沒有合適的工作,想從她所在的公司領一些剪衣服線頭的活交給他們干。楊翠蘭聽后便跟隨姚慧一起去看了她們準備的創(chuàng)業(yè)地點,當即就答應可以給她們發(fā)衣服剪線頭,并主動提出接送貨物上門,送到每個人的工位上,幫助他們擺放整齊,結束以后會再安排人去取衣服,堅持實行送貨取貨上門式服務。解決這些弱勢群體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工作,圓了他們就業(yè)愿望的同時也讓他們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滿足了他們實際生活需求,為他們的生活提供物質保障,現(xiàn)在這些殘疾人中大多數(shù)人一個月都能掙到2000至3000元。
一晃7年,現(xiàn)在前來三山殘疾人互助中心參加剪線頭的殘疾人越來越多,就連住在三華新城安置小區(qū)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伴和在家照顧癱瘓在床父母的子女,無法外出工作的她們也想領一些衣服回去剪線頭,楊翠蘭一一滿足了她們的需求,幫助她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在企業(yè)處于生產不飽和的狀態(tài)下,她都是以保證殘疾人工作為先,優(yōu)先確保他們有事情可以做,有收入可以拿,真心希望在他們生活條件提高的道路上盡一點綿薄之力。不僅如此,每年楊翠蘭都會組織職工去觀看由殘疾人組織的文藝匯演,這樣更能激發(fā)職工扶殘助殘的意識和積極向上的精神。2021年12月,因楊翠蘭的這一善舉,公司被評為“全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
用“真情”關愛家人,是我的義務
1997年,楊翠蘭與胡之權自由戀愛結婚,婚后育有一子。在楊翠蘭懷孕時,公公被查出患了腸癌,讓原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楊翠蘭和丈夫結婚時,辦婚禮的費用也都是公公問親戚朋友借的,錢還沒還完,公公又被查出患了腸癌,沒辦法,楊翠蘭于是又到處借錢,還把家里耕牛、家具等能賣的都給賣了,只為籌錢給公公看病。在兒子3歲時,公公因病不治而去世,共欠下了5萬余元的債務,當時小叔子還小,沒有掙錢的能力,楊翠蘭主動承擔起這5萬余元的債務。從此,楊翠蘭和丈夫沒日沒夜地工作掙錢,省吃儉用。終于,兩人用了6年的時間還完了家里欠的所有債務。
2021年4月的一天,楊翠蘭正在工作,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蘭子,你家小叔子出車禍了,人怕是不行了,你快來看看吧!”電話那頭的話如同晴天霹靂,瞬間她感覺頭暈目眩站不住,癱軟在地上,等她趕到事故現(xiàn)場時,看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體,這無疑是給本就生活艱難的小叔子一家致命一擊。楊翠蘭顧不上難過,收拾好情緒,一邊安慰家人,一邊為車禍事故定論跑前跑后,事情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她恨不得自己有分身術,可以將所有的人和事情都能照顧得到。弟媳一家看小叔子過世,主動把侄子要了回去撫養(yǎng)。在她一個多月的努力下,最終和肇事者達成賠償協(xié)議。
俗話說得好: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小叔子早年離異,一人帶著龍鳳胎兩個孩子實屬不易,好在有個好大嫂,看小叔子忙不過來,便主動提出叫婆婆到小叔子家?guī)兔φ疹櫵麄円患业纳钇鹁?。在生活上,楊翠蘭夫妻倆也經常救濟小叔子一家。侄女在轄區(qū)一所中學上高中,半個月回家一次,每次回來都是楊翠蘭接、送,給侄女買零食,燒好菜給侄女吃。
自從小叔子過世以后,楊翠蘭不僅一邊照顧婆婆,還一邊照顧著侄女。侄女還時常情緒不穩(wěn)定,經??拗螂娫捳f:“想爸爸,要回家?!睏畲涮m擔心影響她學習,立即去學校安慰侄女,等晚上下課把侄女接回來,燒好吃的給侄女補補,又為侄女買這買那的,把侄女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婆婆由于思念小叔子,又患有腦梗,身體一天不如一天。2022年3月,婆婆的腦梗犯了,直到8月份才好些,這五個月的時間里生活不能自理,都是楊翠蘭夫妻倆照顧。
楊翠蘭堅持以德治家、以儉持家,用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構筑幸福家庭。除此之外,她也常懷感恩之心,常行為善之舉。2024年,自汛期以來,受上游來水和本地強降雨影響,長江蕪湖段水位持續(xù)上漲。7月6日,楊翠蘭驅車來到漳河上游社區(qū)防汛點慰問防汛工作人員,捐贈了10件礦泉水、6箱牛奶、三箱鍋巴等物資。同時,她在不忙的時候,帶著兒子一起利用早、晚下班時間和周末休息時間,參與到漳河上游社區(qū)防汛點河堤環(huán)境清理中來,認真撿拾河堤處白色垃圾,使河堤環(huán)境更加清爽亮麗,用實際行動保護著母親河。她希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有著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努力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并沒有把她壓倒,她一直都是積極向上,用她自己的話說:“做人、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社會責任感,對待家人要盡到自己的義務,尤其是黨員,更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多做對社會有用的事,傳遞社會正能量,經常幫助別人也能快樂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