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9日 第 04 版)
4月18日,第五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首屆凌家灘文化藝術周開幕式,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凌家灘考古研學小鎮(zhèn)舉行。開幕式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受國家文物局委托,發(fā)布《2023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營報告》,分析了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營狀況。據(jù)了解,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3年接待游客總量達6720萬人次,同比增長135%。
在保護管理和展示利用上,已有39家公園制定實施地方性文物保護法規(guī)。依法開展文物保護展示工程79項,建設工程80項,隋唐洛陽城天街遺址保護展示貫通提升工程提質提效,跑出“加速度”,漢代?;韬顒①R墓園主墓保護展示、墓園環(huán)境整治、保護性設施建設等核心工程全部竣工。
47家公園建有考古遺址博物館。2023年,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和石峁博物館建成開放,殷墟、漢魏洛陽故城、凌家灘博物館建設有序推進,其中殷墟博物館新館已于今年2月正式開放。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榮獲2023年亞太地區(qū)文化遺產保護獎。
24家公園建成智慧博物館,26家公園搭建了數(shù)字化綜合管理平臺,31家公園已建成線上展示平臺,22家公園建有線下數(shù)字化展示館,數(shù)字化、智能化、多樣化的綜合保護展示方式為系統(tǒng)性保護貢獻力量,豐富多彩的展示呈現(xiàn)方式使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文旅新熱點。
在隊伍建設和考古支撐上,在職人員共7917人,其中考古文博專業(yè)人員1054人。志愿者隊伍繼續(xù)擴大,共招募志愿者3592人,同比增加1168人。接納實習學生461名,進行業(yè)務交流1029次,同比增加523次,社會人力資源不斷助力公園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各類業(yè)務培訓421次,涉及文物保護、消防安全、游客服務、主題教育等方面,參加培訓人員1.34萬人次。
強化與考古機構合作聯(lián)系,開展主動性考古發(fā)掘項目27項。各類考古研究項目131項,學術活動309項,形成科研成果259項,同比增長8%、194%、11%。
在開放服務和游客接待方面,研學、展覽、專題講座和論壇等活動明顯增多,教育功能日益突出,突顯遺址文化內涵、考古特色的融合性活動成為主流。景區(qū)建設與文旅融合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