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市聚焦嬰幼兒入托難、入公辦園難、家長按時接娃難等“三大難題”,精心組織實施“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動,著力解除家長后顧之憂。截至目前,全市總托位數(shù)已達11290個,每千人托位數(shù)為4.5個,超過全省平均目標,排名全省第二;通過新建改擴建和“民轉公”等方式,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7300個,全市公辦幼兒園覆蓋率提升至55.72%;全市398所幼兒園提供延時服務,惠及幼兒3.39萬名,占比48.06%。
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安心托幼”舉措。2022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園12所,投入資金13924萬元,完成15所幼兒園“民轉公”,新增公辦園學位7300個,超額完成年初計劃。創(chuàng)新實施“民轉公”,15所民辦園轉制為優(yōu)質公辦幼兒園分園,實施集團化辦園,在園容園貌、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和幼兒伙食上均有較大提升。托幼一體“滿足選擇”。積極響應國家開放三孩政策,試點推行托幼一體化模式,今年起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一律開設托班。鼓勵有條件的公民辦幼兒園開設托班,落實省定托班硬件、師資、招生和經(jīng)費保障等標準和規(guī)范。2022年,秋季學期全市122所幼兒園開設托班,占比30.7%,3250名2至3歲幼兒在托班就讀,基本做到“愿上盡上”。針對社區(qū)嬰幼兒“照護服務”,我市出臺《宣城市村(社區(qū))依法履職事項指導清單》,明確社區(qū)支持發(fā)展托育服務工作。目前,全市共新建、改擴建3歲以下托育機構20個,新增托位998個,完成率達124.75%。
完善保障,加大“安心托幼”投入。從2022年春季學期起,全市公辦園提高到每年不低于1000元/生(省定標準為每年600元/生),普惠性民辦園提高到每年不低于400元/生,所需資金納入同級財政公共預算給予保障,并建立動態(tài)調整機制。設立市縣財政獎補資金。市財政對已備案的普惠性托育機構按照每年50元/生標準進行補助,縣級財政按公辦每年不低于600元/生、民辦每年不低于400元/生標準予以補助;對提供延時服務的幼兒園按每年300元/生標準予以補貼;市級開展評估驗收,對前3名市級示范性普惠托育機構,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對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fā)展目標任務完成較好的縣市區(qū),在分配教育督導評價獎勵補助資金時予以激勵。
心系民生,推進“安心托幼”落地落細。延時服務全覆蓋,2022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全市398所幼兒園已實現(xiàn)延時服務全覆蓋,參與服務幼兒33976人,參與率達48.06%。堅持去“小學化”,保證延時服務質量,結合實際開發(fā)幼兒感興趣的特色課程,制定幼兒游戲、繪本閱讀、藝術領域、戶外體育游戲等托管內(nèi)容,讓群眾“托”得更開心。
(舒時彬 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