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橋上走一走,什么煩惱都沒有?!膘旱驴h孫村鎮(zhèn)玉屏村村民口中的隆興橋,橫跨于流經(jīng)該村的燕水河之上,是有百年歷史的三孔石拱橋。
如今,玉屏村“百姓評理說事點”就設在這座橋上,讓這座古橋化身百姓“連心橋”。
在這座橋上,承包田之間排水溝怎么修、各家門前雜物何時清理、鄰里矛盾糾紛等問題,均通過“說”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作為安徽省人民調解工作的新載體,“楓橋經(jīng)驗”落地生根的新實踐,像玉屏村這樣的“百姓評理說事點”遍布江淮大地。從2021年底開始,安徽開展“百姓評理說事點”建設,在“嘮家?!敝薪鉀Q問題,消除矛盾,小到家長里短、大到項目工程,都可以“說一說”,“議一議”。
群眾利益無小事,但是群眾工作又千頭萬緒。找到線頭,就能松開一個線團,聆聽心聲,就能利于解決糾紛??蓜e小看了這些“針頭線腦”的小事,習近平在《之江新語》書中《心無百姓莫為官》一文中這樣寫道,“對老百姓來說,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毙∈驴偸堑貌坏浇鉀Q,就容易變成基層工作中“難點”“堵點”“痛點”,小事解決得好,理講明,情說清,心結打開了,問題解決了,黨群“同心圓”也就畫出來了。
放眼江淮大地,安徽省已建成“百姓評理說事點”1.6萬多個。今年以來,這些說事點已收集矛盾糾紛線索4萬余條,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8萬余件,開展法治宣傳2萬余次。這樣沾露珠、說土話、帶泥土味兒的“連心橋”“說事點”,在老百姓的心里,正悄然種下一顆顆小小的種子。
這種子,是“法治”的種子、“講理”的種子。
這種子,是連接“黨心”、溫暖“民心”的種子。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斑B心橋”連的是什么?連的就是“黨心”和“民心”。
這“種子”,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種子”。
有一首歌曲唱道:“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從誕生時的50多名黨員到如今的9600多萬名黨員,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fā)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并長期執(zhí)政?為什么能得到14億中國人民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為什么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中國奇跡”?從“百姓評理說事點”里盎然的笑意,就能窺見一斑。小小的種子,開出的是信任的花。也是回答“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的溫暖答案。
“為人民服務”從來不是一句空話,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就是我們黨千方百計要解決的。比如,有人問,“百姓說事點”雖好,倘若我膽小不敢說,又或者我好面子不愿說,嘴拙不會說,怎么辦?人民調解員、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這些蹲點在“家門口”的黨員干部,通過排查走訪,政策宣講,普法宣傳,問出“煩心事”,訪出“真心話”,幫出“好成效”。同時,他們還主動出擊,讓這一個個“說事點”成為了解社情民意的信息集散地,為政府服務改善民生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參考,用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滿意指數(shù),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基層社區(qū)時曾這樣叮囑:“為民的事沒有小事,要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辦好?!痹谥袊浆F(xiàn)代化的宏偉藍圖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常說要讓生活更美好,說一千道一萬,最關鍵的還是要讓群眾有深刻的生活體驗,從入學到就醫(yī)、就業(yè),從破解“出行難”,到破解“用工難”、破解“種種難”,就是讓群眾有“豐滿”的獲得感幸福感,有生活的品質、民生的美好。
在“破題”過程中,黨員干部是離人民群眾最近的“服務員”,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者”,只有“實打實”,方能“心貼心”。做好群眾工作,最關鍵的“一招”就是真正走到一線、放下身段,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多為群眾辦小事,多為群眾解難事。只要始終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堅定“身入心也入”“時時放心不下”,把為民服務的“步伐”邁開、邁大、邁出去,就能真正做到接地氣、有人氣,有溫度、有力度,贏得老百姓發(fā)自心底的無限信賴。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奮力種下小小的“種子”,一定能開出大大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