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為《風情不搖晃》的小說被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點名批評:文學創(chuàng)作要有底線,莫讓英雄流血再寒心。據了解,該小說講述了女主為給緝毒警察男友報仇自發(fā)當臥底,后和毒梟戀愛并將其送入監(jiān)獄的故事。目前,小說已出版。而在社交平臺,有粉絲讀者發(fā)布詆毀緝毒警察的相關言論,引發(fā)爭議。
這樣一部“三觀”有毒的網絡小說,居然堂而皇之在電子書閱讀App上架,公開出版了實體書,還有粉絲留言歌頌毒梟愛情、詆毀緝毒警察,真是令人大跌眼鏡。我國歷史上深受毒品戕害,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所以對毒品采取零容忍態(tài)度,是世界上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嚴的國家。因此,很難想象文學作品會以毒梟為主角,如此顛倒黑白,美化同情犯罪分子,焉能不被社會輿論批評。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網絡文學已經“破圈”,擁有龐大讀者群,特別是在青少年中具有廣泛影響,很多網絡文學出版了實體書、改編成影視劇,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不過,部分作者刻意追求流量點擊,在創(chuàng)作時熱衷劍走偏鋒,故意迎合網友的低級趣味,導致一些作品導向偏差、格調不高,甚至以淫穢色情、血腥暴力等內容刺激感官、吸引眼球,對讀者產生不良影響。
顯而易見,這些內容不良的網絡文學,猶如害人不淺的“毒品”一般,會毒害和污染青少年的心靈,對青少年的成長極為不利,會誤導他們“三觀”的形成。從此次《風情不搖晃》事件即可看出,有網友留言自稱“三觀不正,就喜歡荊復洲(小說男主)愛安愿(小說女主),就希望他們白頭偕老”“荊復洲有罪,可他的愛無罪”,可見此類低俗庸俗媚俗網絡文學的社會危害性極大,不應任由其“毒害”青少年。
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以鼓勵作者積極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自由并非毫無限制,也應遵守法律、尊重社會道德,不得肆意突破底線、踩踏紅線。因此,網絡文學作者應牢記,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有底線,“三觀”不可搖晃,在內容創(chuàng)作方面,一定要守法,樹立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價值理念,堅持向讀者傳遞健康良性的“三觀”,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的精品文學作品,為讀者奉獻優(yōu)質的精神食糧。
平臺和出版社是網絡文學的“守門人”,應主動履行內容審核職責,遵守《出版管理條例》、《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guī)定》等法規(guī)規(guī)章要求,堅持導向管理,完善質量內控機制,注意網絡文學的“三觀”,防范不良內容發(fā)布,污染讀者身心健康。各級出版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對于出現的內容問題,依法依規(guī)予以處罰,同時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加強監(jiān)測監(jiān)看,提升分析研判水平,提高科學管理效能,不給低俗庸俗媚俗網絡文學作品可乘之機。